姚廣宣
據報載某中學學生郝某既聰明又調皮。一天有個同學開玩笑說:“誰能摸到老師的頭頂,我請客。”在語文課快下課時,都某借提問之際走上講臺。趁老師面對黑板解釋問題,他用手快速地摸了一下老師光亮的禿頂,全班同學見狀哄堂大笑。老師還沒有弄清怎么回事,下課鈴就響了。郝某大笑著跑出教室,又蹦又跳。同學們也圍在一起哄笑,讓最初的提議者兌現諾言。喧鬧聲中,都某突然大叫肚子痛,竟然倒在了地上。同學們趕緊把他送到了校醫室。醫生發現他左側腹股溝有一個雞蛋大的腫塊,試圖回納沒有成功,說是腹股溝斜疝,已經發生嵌頓,要送醫院手術。家長聞訊趕來,以為是同學之間打鬧造成的外傷。醫生解釋說,腹股斜疝就是平常老百姓講的“小腸氣”。由于及時進行了手術治療,郝某終于化危為夷。可是家長還是有些不太明白:這大笑怎么會笑出“小腸氣”來?
【點評】根據上述情況分析,大笑正是誘發腹股溝斜疝的原因。男孩出生之前,睪丸、精索等都位于腹腔內。出生之后才經腹股溝管下降至陰囊。如果下降的過程中遺留的管道偏寬,再加之腹肌收縮力不強,便會構成腹壁薄弱處。大笑時腹壓突然增加,腹內的腸和腸系膜向薄弱處突出,就形成了疝氣。此外,用力咳嗽、排便或負重等,亦可誘發疝氣。疝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臨床上分為腹股溝斜疝、直疝、股疝、臍疝等,其中以腹股溝斜疝最為多見。郝某患的就是腹股溝斜疝。疝形成后,可分為疝環、疝頸、疝囊等部分。疝囊中的內容物多為小腸與腸系膜。平臥時一般可回納入腹腔,回納后疝即消失。郝某的疝無法回納,說明腸與腸系膜嵌頓在疝環處。出現了這種情況必須手術治療,否則腸管會發生壞死,造成嚴重的后果。笑本來是心情愉快的表現,中國有句老話“笑一笑,十年少”。國外的研究者認為,笑可以振奮精神,消除疲勞,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各組織器官的活力,甚至可以阻斷某些疾病的發展。但笑也不能過度。如手舞足蹈的狂歡大笑會使身體發生一系列改變,如顱內壓增高、大腦缺氧、胸腹腔壓力增高、心跳呼吸加快。在年輕人,可能引起腹痛、腹脹、疝氣等病變。在中老年人,可能引起心肌梗死、中風等病變。因此,過度的大笑應當加以節制。最后還應指出的是,以摸老師頭來取樂,是對老師不尊重的表現。對于聰明活潑的孩子,家長要進行正確的引導,特別是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