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林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快,國有企業將在更大范圍內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競爭成敗與否,關鍵在于企業的人才資源和干部素質的高低。因此,努力建設一支政治上靠得住、經營管理能力強、肯干事、干成事、適應市場經濟和國際化經營要求的干部隊伍,是擺在國有企業面前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靠得住"---就是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必須在政治上靠得住。必須有清醒的政治意識和大局觀念,善于從政治上、大局上觀察和處理問題,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堅持講政治,是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最基本的素質,是取得干部資格的必備條件。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在搞好企業經營管理的同時,還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帶領廣大職工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確保企業大局的穩定。要堅持不懈地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自己的行為。
政治上靠得住,就必須全面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要求領導干部務求正確對待群眾,切忌"偏心";務求正確對待權利,切忌"貪心";務求正確對待利益,切忌"私心";務求正確對待生活,切忌"玩心"。做到深入群眾,切勿"官僚主義";做到實事求是,切勿"浮躁浮夸";做到艱苦奮斗,切勿"貪圖享樂";做到勤奮工作,切勿"安閑逸樂"。"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老實做人,踏實做事,扎實工作。
政治上靠得住,必須加強領導干部的理論修養和道德修養。理論修養是領導干部素質的靈魂,成為一名政治上靠得住的領導干部,沒有這個靈魂不行,理論上清醒是政治成熟的標志。不加強理論修養,政治上就過不了關,也難以做到政治上靠得住,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也就難以把握住方向,在經營管理上也難以爭創一流,在市場競爭中也難以戰勝對手。當前,一些企業領導干部缺乏對理論修養的認識,忽視理論學習,更不善于用理論指導工作。這樣長期下去就會造成思想空虛、意志衰退、抵抗預防能力下降,很難抵御各種不良思想的誘惑,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甚至走向犯罪,毀了自己,也嚴重地影響企業的各項工作。因此,領導干部要加強理論修養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握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把學習理論與企業經營實踐結合起來,才能提高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經營好企業的能力。道德修養是領導干部的立身之本。"興企須先興德",領導干部以德率人,其所為是職工言行的楷模。領導干部的道德素質直接影響職工隊伍建設,也極大地影響和決定著企業的興衰命運。有些干部語言粗魯、行為不雅、不務正業、鋪張浪費,甚至中飽私囊、違法亂紀。出問題的人除缺乏政治素質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道德素質下降、道德品質墮落所致。原因是世界觀問題,他們追求的是貪圖享樂、當官做老爺的道德價值觀。在這種道德價值觀的支配下,其行為必然是官僚主義、以權謀私,必然是脫離職工群眾、失去威信,嚴重影響和阻礙企業的發展。"行德則興,背德則崩"。因此講:"缺德的干部是靠不住的"。
"有本事"---就是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具備一定的能力。即具備領導企業改革發展的業務能力;具備科學判斷形勢和分析市場的戰略預見能力;具備與時俱進和不斷推進企業創新的能力;具備從容應對困難復雜局面的應變能力;具備知人善任的選人用人和組織協調能力。增強能力的關鍵在于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核心是樹立全局觀念,方法是培養系統思想,研究辯證思維,培養博采兼容、集思廣益、多謀善斷、知人善任的領導風格,善于抓方向、謀大勢、管大局,把工作和責任放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去衡量、去把握。在經濟運行中,按市場化運行規則辦事,強化規則意識和誠信意識,努力克服隨意決策、不守承諾、作風武斷、效益低下等現象。增強適應市場經濟的效率觀念、效益觀念、服務觀念,開拓創新,用新的發展思路解決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中遇到的新問題。"本事"是在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中提高的。首先承認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掌握新知識,增加新本領。古人曰:"業精于勤,荒于嬉。"學習貴在勤奮、貴在聯系實際、貴在實踐中運用、貴在解決實際問題。領導干部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把加強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境界。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等哲學理論的同時,必須掌握市場經濟理論知識,掌握企業管理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財務、金融、營銷、法律法規,以及國際貿易規則等新知識。保持思想和行動的先進性,要不斷地提高知識創新的能力,增強駕馭市場的能力,增強應對各種風險與挑戰的能力,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才稱得起真正的"有本事"。
"有本事"是有為企業作貢獻的本事、有為職工群眾辦實事的本事、有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本事,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增加經濟效益的本事、是實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事。這是衡量一名領導干部是否有真才實學、有真本事的標準。"有本事"絕不是投機鉆營、弄虛作假的本事,絕不是欺上瞞下、以權謀私的本事,絕不是不做奉獻、只要索取的本事。這種"為官之道",不僅貽誤了自己,更重要的是貽誤了企業的發展。一個不具備德識、膽略、才智的領導干部是不會把企業搞得有條不紊、紅紅火火的。
"能成事"---就是能把企業的各項工作搞上去。首先肯干事。肯干事必須有一種堅韌不拔、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有一種追求一流業績的信心,有一種不怕困難、無所畏懼的勇氣,有一種責任感和緊迫感。一位領導干部的學識、才華、本事很重要,但缺乏責任感和緊迫感,胸無大志、精神萎靡、不思進取、效率低下的干部,就不堪大用,就很難干成事。"能成事"的關鍵要落實到解決問題上。企業經營管理、技術開發、改革改制,工作千條萬緒,要把握規律,抓住主流,化解遇到的難題,攻克橫亙在面前的難關,有效地干成每件事,解決實際問題,一步一步向前推進企業各項工作的發展。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領導干部必須要一心一意干事,作出更多的奉獻,要有一股子勁,始終保持向上的進取態勢,保持昂揚的工作熱情,工作有韌勁、鉆勁、拼勁、有激情,開動腦筋,勤政、謀事、干實事,這樣才具有凝聚力和號召力,才能干成事。
"能成事"把企業經濟效益搞上去,必須制定出正確的企業發展思路和工作思路,這是"干成事"的前提。制定發展思路需要有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需要掌握大量的、真實的情況,需要認真分析綜合,正確的工作思路具有指導性、超前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工作思路滯后,脫離實際,導致工作方向的偏差,就會給企業的各項工作帶來損失,前功盡棄,一事無成。正確的工作思路,能反映領導者的水平和工作能力。古代兵法講:"多算勝,少算不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善于"運籌帷幄",在廣泛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論證,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只有思路清、主意好、目標準、步子穩,才能干成事。
"靠得住、有本事、能成事"。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是缺一不可的三個條件,"靠得住"是基本原則,"有本事"是基本要求,"能成事"是最終目的,三者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認真貫徹落實干部"四化"方針和"靠得住、有本事、能成事"的要求,按照"一個素質,兩個能力"的標準,培養和配備好國有企業領導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