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lle等人報告,在護膚品中采用抗氧劑可以有效保護皮膚抵御內在和UVB引發的氧化反應對皮膚角質類脂的損傷。一項為期16周的臨床試驗被設計用來測定抗氧劑對防護皮膚角質類脂過氧化作用的能力。先使用含有抗氧劑的化妝品配方涂抹12周, 每兩天涂抹一次。接下來停用4周。為了避免引起皮膚過度紅斑損傷,選取的皮膚類脂為未受UVB照射(500J/cm)的部位進行試驗。類脂的過氧化反應采用亞甲基藍測定方法進行,用每單位面積皮膚來表示。
在試驗中,對照未使用含抗氧劑化妝品處理的皮膚,可以觀察到類脂過氧化程度隨著抗氧劑的使用而不斷減少,而且證實, 抗氧劑對皮膚內在自發的氧化反應和UVB誘發的皮膚類脂過氧化均具有良好的抑制防護作用(試驗采用UVB照射劑量為500焦耳/平方厘米)。
● 金佰利公司在其最近發表的一項專利中介紹了一系列含有陰離子微粒、微纖維和其它組成的皮膚清洗劑配方。這種皮膚清洗劑可以通過靜電作用有效去除皮膚上的污染物。
金佰利公司的這種陰離子微粒并不是殺死皮膚上的微生物, 而是從皮膚表面驅逐污染物, 使其很容易地通過洗滌而清洗掉。這些陰離子微粒、微纖維均具有良好的配方配伍性,可以很方便地配入各種皮膚清洗劑產品中。試驗表明,采用直徑為3-4微米的羧甲基纖維陰離子微粒的皮膚清洗劑可以去除皮膚表面大約98%的白色念珠菌。
● 雅芳公司開發出系列抗汗除臭產品。其產品基質選用油包水乳液, 配方粘度在7000-2.5萬厘泊,透明度不超過30個濁度單位。配方組成含有抗汗活性物、水、硅酮凝膠劑, 以及一種到兩種硅油成份。雅芳公司介紹了一個配方實例,包括兩相組成, A相和B相。每相的折光率均為1.4000。配方的pH值為3.82, 其粘度和透明度分別為2.1厘泊和15濁度單位(NTU)。
具體配方如下:
A相:
環甲基硅酮戊烷8.00%
環甲基硅酮/二甲硅酮聚合物9.00
B相:
氯化鋁50%溶液50.00
一縮二丙二醇14.70
去離子水18.00
咪唑啉脲0.20
聚乙二醇環氧乙烷20鯨蠟醇醚0.10
● 日本科學家S.-B.Sec和C.-S. Ryu等人發表了有關殼聚糖抗菌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結果。其研究選擇分子量在5,000~20萬道爾頓烷基化水溶性殼聚糖,采用多層紙法進行菌株測試試驗, 可以證明殼聚糖具有規則的抗菌活性。在MIC(最小抑菌濃度)測試中, 低分子量的殼聚糖(MW為5,000)比較高分子量的殼聚糖顯示出更高的MIC結果。隨著殼聚糖分子量的增高, 其MIC的數值也隨之下降。研究結果包括對常見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綠膿桿菌等進行的抑菌測試。進一步的研究還發現,采用殼聚糖的配方比含有有機防腐劑( 如:對羥基苯甲酸甲酯0.2%和咪唑烷基脲0.3%)的配方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
同時進行的另一項研究顯示了殼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試驗的五種殼聚糖(分子量在5,000~200,000)中, 分子量為9.2163萬顯示出最大的抗氧化能力。因此科學家認為, 水溶性低分子量的殼聚糖可作為天然防腐劑和抗氧化劑使用。
● 瑞士Pentapharm公司開發出一個美白活性成分:α-熊果苷(4-羥苯基-D-吡喃葡糖苷),它是該公司專利的純組分, 可作為酪氨酸酶的抑制劑應用于美白護膚品配方中。它對人體細胞產生的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比β-熊果苷強。
在Pentapharm公司的研究中,采用了人體測試的方法, 選擇80名華裔女性, 使用含1%α-熊果苷、1%曲酸、1%氫醌以及1%β-熊果苷樣品對照,結果顯示, 使用α-熊果苷的女性膚色明顯變淺并且效果明顯優于其它美白組分。進一步的研究采用0.5%的α-熊果苷制成乳液配方, 測定其對皮膚經紫外光照射后膚色變黑的抑制作用,結果表明0.5%的α-熊果苷的美白效果比1%含量的β-熊果苷的作用強10-305%。
● 法國T.Clarius博士等人在進行有關可以改變皮膚彈性和光滑性的天然活性物試驗中, 研究了大豆提取物對皮膚彈性的作用。
大豆是生物活性肽的豐富來源,含有多種彈性蛋白組分:賴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經過一系列從分離、選擇性萃取、精制和再次生物技術處理可以得到來自大豆的各種天然蛋白和球蛋白成分。T.Clarius博士的研究顯示,它們對提高皮膚彈性,收斂皮膚并增強皮膚的精致膚感具有明顯的作用。
具體的試驗采用一種含大豆提取物10%的配方, 進行為期4周的眼角部位皺紋涂抹試驗,同時進行空白對照試驗。研究結果顯示, 與空白組對照, 含有大豆活性成分的配方對皮膚皺紋的平滑作用高達23.5%。而且, 對人體前臂進行為期6周的涂抹試驗結果也證實,大豆活性物質可以改善皮膚彈性達28%。
● Beiersdorf公司開發了含有四氫化姜黃素作為抗衰老活性劑的護膚品, 其配方中采用了四氫化姜黃素類物質,四氫化甲氧基姜黃素類,以及四氫化雙甲氧基姜黃素類,作為抗衰老活性添加劑, 應用于各類護膚品基質中, 如膏霜、乳液和噴霧型產品。
Beiersdorf公司的研究人員研究證實,應用此類活性添加劑于抗衰老護膚品中, 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Beiersdorf公司特別介紹了有關的參考配方, 其中四氫化姜黃素類化合物的添加量為0.1, 同時配方中還含有0.5%的維生素E醋酸酯。
● 針對有關染發染料可能引發癌癥的說法歐共體SCCNFP特別要求對所有染發染料進行安全性評估。SCCNFP要求應用于染發產品中的染料需提交以下相關資料以共SCCNFP進行危險性評價:
*應用于商品化染發染料的化學成分品質介紹, 化學名稱,其純度和雜質含量;
*根據可能應用的領域, 染料和染料前體必需單獨或與其它物質復配模擬實際使用條件進行安全性測試;
*采用體外試驗的方法, 必要時用活體測試,研究確認染發染料可能引起的危害;
*必須提供使用染料有關遺傳毒理安全性的資料, 參照國際認可的標準(如OECD或EU標準), 或參照現在的試驗標準(如SCCNFP/0566/02);
*提供所有有關致癌性的數據;
*所有與上述條件不符的染發染料則需進行專門的安全性評估。
● 日本的科學家研究發現, 人體脫發與基因編碼排列有著密切關系。同時還發現了一種天然植物對脫發癥狀有明顯作用。
科學家們選取患有脫發癥的男性頭發,然后與健康男性的頭發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有106種基因的功能有區別。 患脫發癥的男性的頭發細胞基因編碼中合成BMP和EPHRIN的基因功能非常低下,從而導致BMP和EPHRIN的合成水平僅為正常情況的4%和1%。BMP和EPHRIN對頭發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研究發現引起脫發的生物淀粉酶NT-4的含量在患脫發癥的頭發細胞中為健康頭發細胞的2.34倍。
研究人員發現的含有6-芐氨基嘌呤植物提取物, 可以有效抑制NT-4的合成, 同時使可以編碼合成BMP和EPHRIN的基因激活。將6-芐氨基嘌呤直接涂抹在患者頭發根部, 可以分析出發根細胞中合成了角蛋白, 發根細胞也大量增殖。而且這種植物生長物質還具有防止頭發根部細胞死亡的作用。
● Croda Oleochemicals公司開發出一些新的可以應用于化妝品的天然油脂原料,它們均來自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熱帶水果和堅果植物,這些油脂富含天然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以及被廣為認知的黃酮類抗炎劑和植物甾醇類物質。這些油脂的應用被證實對皮膚和頭發護理有明顯效果, 如可以增強皮膚的水合能力(Corneometer測試)和降低經皮失水值(TEWL)。在頭發護理方面, 這些天然成分可以增強由于化學染發造成的頭發纖維損傷的強度。 這些新開發的油脂適用于護膚乳液、防曬產品、浴用和沐浴產品、香波和護發素, 以及各種彩妝產品。
● Goldschmidt的科學家們研制出一種名為水楊酰基植物鞘氨醇的物質, 它是一種可以廣泛應用于強調皮膚潤滑和保護作用的化妝品中。這種水楊酰基植物鞘氨醇是從皮膚本身含有的植物鞘氨醇和水楊酸反應制備而得,因而它結合了這兩種活性物的特點,并且還具有光亮皮膚的作用。
在防曬產品配方中,采用植物鞘氨醇更具有促進紫外線防護劑功效的作用。植物鞘氨醇在油類和醇類原料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因而適用于水包油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