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臺灣的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終于達成了各方期待已久的連宋配,換句話說,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中,泛藍聯手支持連戰競選總統、宋楚瑜競選副總統的架式已成定局。
據傳,宋楚瑜在2000年總統大選時得過380多萬票,比連戰多出180多萬票,所以曾一度認為自己屈居副總統難免委屈。2月10日,雙方在最后的談判中,達成了以下共識:
1、\"行政院長\"人選由宋楚瑜主導遴選;
2、\"內閣部長\"席次:國民黨五人,親民黨三人,無黨籍二人(包括無黨派、新黨及曾被國民黨開除者);
3、選舉經費分攤:國民黨占八成,親民黨占兩成。
這三點共識體現在2月14日雙方發表的共同聲明和\"國親政黨聯盟備忘錄\"中,就是:
一、國親兩黨共推一組侯選人參加2004年\"總統\"大選,而宋楚瑜則表示,誰任\"總統\"侯選人,他尊重連戰的決定,由此,宋楚瑜自居副位即成定局;
二、兩黨合組\"國親聯盟決策委員會\",由連、宋擔任共同召集人,但該會底下的各工作小組,則由宋楚瑜負責。換言之,由宋掌實權,再加上\"行政院長\"人選由宋提出,連戰對宋楚瑜的\"禮讓\"已明顯;
三、兩黨共同提出\"臺灣發展藍圖\",結合兩黨智庫,提出兩黨共同政策。由于目前國民黨有一個陣容強、財力雄厚的\"國家政策基金會\",而親民黨并無智庫,國民黨智庫今后將間接為宋楚瑜所用,也十分明顯。(梁尚任摘自《決策參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