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后,以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打著營救的幌子,主張武力討伐,準備犧牲蔣介石以取而代之。16日,何指揮國民黨中央軍開赴潼關,并向華陰、華縣挺進,與張學良部發生沖突;同時數十架飛機開始轟炸隴海鐵路沿渭南、華縣一線,全面內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以宋子文、宋美齡為首的親英美派則堅決反對武力討伐的主張,力主和平解決事變,以維護蔣介石的統治地位。中國共產黨從民族利益出發,確定和平解決事變的方針,16日派周恩來、博古、葉劍英等前往西安參加談判。23日,宋子文、宋美齡代表蔣介石,張學良、楊虎城代表陜甘,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舉行了三方正式會談。經兩天討論三方達成了聯合抗日六項協議。24日晚,周恩來親自會見蔣介石,指出不抗日無以圖存,非團結無以救國,堅持內戰,必自速滅亡。蔣介石當即表示:\"只要我生存一天,中國決不會發生反共的內戰\",并以\"人格\"擔保履行三方在談判中達成的協議。25日,張學良釋放蔣介石,并親自陪蔣返回南京。上圖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蔣介石離開西安之前在機場的情形。右起楊虎城、蔣介石、宋美齡、傅學文、邵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