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一處空寂無人的野山谷,在電閃雷鳴之夜,有時會突然出現戰馬嘶鳴、殺聲鼎沸的“鬼聲”。10年前,同為探險家的父女倆為了揭開這一“地球奇秘”,深入“鬼谷”考察,得出“驚世駭俗”的結論,卻被科學界疑為造假,父親含怨而逝。女兒為了雪恥,以超人的膽識才智,終于讓最挑剔的審查權威信服。2002年9月,美國地球奇異現象探索學會(簡稱“奇探會”)承認了女兒做出的結論,女兒終于在人類奇異現象探索史上寫下精彩一筆。
難道真是幽靈浮現
居住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赫林達·科菲是美國克萊姆斯學院物理實驗室的高級實驗師。他對神秘自然現象非常感興趣,后來成為“奇探會”會員。
由于耳濡目染,獨生女芳德麗從小就對奇特的自然奧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長大后,她也非常愛好野外科學探險和考察。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后,芳德麗在考克托火山研究中心任科研人員,后來她也加入了“奇探會”,父女倆經常一同參加一些科考活動。
1992年2月6日,28歲的芳德麗與65歲的父親一起出發,來到了位于秘魯南部安第斯山東麓的瑪奧山谷。據說,這里夜深山靜電閃雷鳴之際,大群妖魔鬼怪偶爾會出來狂舞亂鬧,因而有“鬼谷”之稱。不過,這父女倆都不信鬼,他們的任務就是探索鬼谷之謎。
父女倆深入山谷行進,暮色蒼茫時分,找到了一個可以容身的小而深的山洞。芳德麗笑稱這洞叫長蛇洞。晚上,父女倆就宿在山洞里。可他們意外地發現,剛才還是好好的指南針,忽然失靈了,表也不走了。這時突然一陣電閃,接著一陣悶雷,看來要下大雨了。
一道道閃電,直通地面;一聲聲炸雷,地動山搖。“這是‘通地閃’和‘落地雷’!趕快回洞!”父親催促。突然,電閃雷鳴戛然而止。整個山谷一下又回歸沉寂。兩人好不奇怪。就在這時,他們聽到一陣鼎沸嘈雜的怪聲。芳德麗驚得毛骨悚然。一瞬間,她也意識到了:這是千載難逢的時刻!于是打開攝影機聚精會神地拍攝。父親打開了高強度聚光手電,光柱伸向黑黝黝的山谷——沒有任何人影。怪聲越來越響,喊叫聲、金屬打擊聲、馬蹄聲、馬嘶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驀然,一道無比耀眼的“通地閃”從天而降,緊接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大炸雷,隨后,一切又回歸沉寂。
“這是怎么回事?難道我們是在做夢?”女兒問。
他們回到山洞,來不及擦去身上的雨水,急忙播放起錄像,剛才驚心動魄的聲響果然再現。女兒說:“像古代兩軍在打仗!”父親同意。可是,古代的戰場作戰聲怎么會在空無一人的山谷重現?難道真是幽靈浮現?
回家后,老科菲與女兒再仔細看了好幾遍錄像,他們認定錄下的肯定是一場冷兵器時代的大規模戰爭。興奮之余,他們最大的遺憾是聽不懂喊叫的內容。于是,他們詳查了這一地區的戰爭史,得知1354年1月下旬的一天深夜,印加帝國與當地部落在瑪奧山谷進行過一場慘烈大戰,戰時電閃雷鳴,可怕的“通地閃”接連不斷。
接著,他們請美國的兩名印加文明專家觀看錄像,分析語言。專家確定,叫喊的語言是古代印加語,分別是喊殺聲、咒罵聲、勸降聲和求饒聲。科菲父女由此認定,瑪奧山谷錄下了當時的戰場聲響,600多年后又放出錄音。
父女倆喜不自禁,立即寫了調查報告,并附上復制了的錄像,于1992年3月7日遞交“奇探會”。
注視父親目光,進行心靈對話
然而,“奇探會”的許多專家都持異議。反對最激烈的是美國著名的“自然之謎”專家、“奇探會”顧問迪爾。他說:“眾所周知,錄音與攝影、攝像一樣,都是現代科技結晶,決不可能是大自然杰作。當地人的‘鬼谷’之說,不過是一種無稽之談。其實,錄像中的聲響完全可以人為加入,我希望有良知的科學探索者不要弄虛作假、嘩眾取寵。”這一看法得到了學會領導人的贊同。
這對科菲父女不啻是一個重大打擊,老科菲非常痛苦,突發嚴重心臟病。彌留之際,他對芳德麗說:“我珍視名譽勝過生命,你一定要為我洗刷不白之冤。”芳德麗滿含眼淚答應了。
料理完父親喪事后,芳德麗請教了一些錄像專家。他們都認為,就這盤錄像而言,“編輯加聲”與現場實錄之間確實難以區分。聽后,芳德麗感到很沮喪。她又向自己的律師咨詢,律師說:“現在惟一的辦法,是讓當地的公證員陪您同往山谷,拍攝鬼聲時,他們當場作證,并簽署公證書。”
然而她知道,山鬼再現的時間是不確定的,可能間隔幾年,也可能更長時間,更可能費盡心血卻一無所獲,甚至讓父親和她遭受更多嘲笑。當夜,她輾轉反側,父親臨終前的囑托再次浮現在她腦海。“不,我不能讓父親死不瞑目,不能讓這一如此奇特的科學探索就此終結!”
芳德麗冷靜地分析了“鬼聲”產生的條件:夜深、高頻率的“通地閃”。而雷鳴突止,山谷突靜,則是能聽清“鬼聲”的環境條件。接著,她詳細查閱了當地氣象資料,得知一年中的大雷雨天,集中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她決定在這一時段等候。
1993年1月23日,芳德麗來到當地公證部門,用重金聘請了兩名公證員,一起來到山谷,在那個與父親呆過的山洞過夜。深夜果然雷電交加,可是并沒有出現鬼聲。
一天,兩天……直到2月10日,“鬼魂”還是沒有顯現。這回白等了,但芳德麗并未放棄努力。
2002年2月9日,在苦苦堅持了9年后,他們終于等來了“鬼聲”再現。再現與消失的條件和預計完全相同,持續時間則更長。2002年2月14日,她將第二份報告與相關材料送交“奇探會”。1周后,會長會見了她,頒發證明,承認當年科菲父女的發現真實可信。
激動萬分的芳德麗回家后,來到父親遺像前,一字一句地“宣讀”了證明。讀完后,她看著父親的目光,進行心靈的對話。驀然,她感覺到父親的眼光從興奮慢慢變為“追求”。它仿佛在說:“決不能滿足于現象的發現,科學的任務就是探索現象背后的秘密。”她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我一定再接再厲,弄個水落石出!”她立下決心。
芳德麗經過反復考慮認定:除山谷具有錄放音功能外,在邏輯上,無法用別的方式解釋“鬼聲”顯現。那么,山谷為什么會有錄音功能呢?她查閱了所有能查到的有關資料,請教了所有能請教的專家,均一無所獲。
一天夜里,她看著家里桌上的錄音機、磁帶,突然靈感一閃:“磁帶錄音的原理,不就是將聲音轉化為電信號,再將電信號錄入磁帶?放音的原理不就是通過電信號,將磁帶中的信號轉化為聲音?如果山中有磁鐵礦,那么某種閃電不是也能將戰場上的聲波轉化為電信號?而某種‘通地閃’不是也能將這種電信號傳入磁鐵礦,從而錄下音?同樣,某種‘通地閃’又能將錄下的信號,再還原為聲音。”
她思來想去,靈感再現:“指南針與手表都在洞中失常,出洞便恢復正常。這就說明這個洞很可能離磁鐵礦最近,何不就從這里開挖!”
這時她才放聲大哭
芳德麗馬上到離鬼谷最近的庫斯科市有關部門咨詢手續與費用。手續并不難,難的是費用太高,算下來幾乎要傾家蕩產。不過她在所不惜。
經過緊張籌備,2002年4月5日,芳德麗雇人在“長蛇洞”開挖了。3天后就挖到了磁鐵礦。令當地礦產專家驚愕的是,礦物非常細,就像粉末一樣,而且都已氧化。芳德麗還發現礦層外的巖石上粘滿了這種粉末。芳德麗審視良久,眼睛一亮:磁帶表面的細微磁粉與這巖石表面的磁粉,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嗎?她興奮得大叫起來:“我找到了秘密!開挖可以結束啦!”旁人好不吃驚。
此后,她查了大量資料,得知山谷幾百年來地質運動異常活躍。她認為,正是這種活動使礦中大量的磁鐵石不斷地受到擠壓磨碾,越來越碎,越來越細,最后成粉末狀,且氧化。
回來后,芳德麗又寫了一份調查報告,隨之附上挖掘過程的錄像及礦粉樣本,于2002年4月15日送交“奇探會”。
這回可以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了。然而沒想到的是她再次遭受異議。反對最激烈的還是迪爾。他的理由簡明扼要:“沒有事實證明,這種細礦砂在閃電的作用下,會錄音放音。”
芳德麗呆住了。她思考良久,決定制作現場微縮模型,進行模擬實驗。由于費用很高,她只能以惟一的房產作抵押,向銀行貸款。
為了模擬逼真,她來到秘魯庫斯科市的一家航空俱樂部,租用了一架直升機,在空中用高精度的攝像機,對瑪奧山谷進行“航拍”,同時用先進的“磁場感應儀”,對山內的磁鐵礦進行全方位掃描。最后她下機,在山谷取泥土,在“長蛇洞”中取了巖石與磁鐵粉。回家后,她租用了一個空倉庫,與助手一起制作了微縮模型,他們還制成了人工閃電。
實驗在深夜進行,一次沒成,兩次沒成……3個月過去了,整整進行了1000多次試驗,還是沒能成功。
一天深夜,實驗照舊進行,照例先進行錄音試驗。芳德麗在模型邊放上錄音機,里面正播放著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這是父親生前最喜歡聽的樂曲。接著,釋放人工閃電。芳德麗突然發現,記錄儀上出現一種從未有過的“電磁感應”信號。她頓時心跳加快,并立即記下了這次放電的所有相關數據,然后輕輕地按動電鈕,再次釋放閃電。她凝神屏息。忽然,模型中傳出了一陣輕輕的音樂聲,正是《第九交響曲》!芳德麗熱淚奪眶而出,實驗完全成功了!這時她才放聲大哭……
此后,她又寫了實驗報告,于2002年9月16日再次送交“奇探會”。專家們對她執著的精神深表欽佩,經過多次調查,終于承認了芳德麗的實驗結果。
2002年9月26日,芳德麗收到“奇探會”寄來的信,信中說:
專家們多次觀看并研究了您送來的錄像,一致認為,您的實驗過程科學,結論可信。專家們認為,您與您父親得出的結論是近年來奇異現象探索的重大成果。它成功地解釋了地球上一些山谷偶然發生的‘群鬼叫鬧’;它對于地質勘探學、地球物理學、電磁感應學等現代科學領域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您的成功對于激發人們鍥而不舍地探索不可思議的奇異現象,也很有意義。
最后,我們要告訴您的是,我會所屬的‘地球奇異現象探索基金會’決定補償您以前的實驗費用,并為您以后的探索提供資金。
芳德麗先是大喜過望,繼而百感交集。她沖到父親遺像前,想盡情傾訴,一時卻不知說什么才好……
(周果繁摘自《知音·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