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明朝嘉靖年間,江西吉水有個狀元羅洪先自詡有八斗之才。有一次與友人乘船瀏覽長江。在船將到九江時,船夫竟然要羅狀元對對聯。羅洪先自以為是聯中高手,不屑與船夫交談,待船夫對聯一出口,眾人皆面面相覷,聯曰:“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個水手,扯起七八頁風帆,下九江,還有十里。”一連10個數字,使眾文人目瞪口呆,無言以對。學富五車的狀元郎絞盡腦汁,亦終未能對出下聯。直到1959年夏天,廣東佛山市一位叫李戎翎的同志才使數百年前羅洪先未能對出的絕聯“起死回生”。他對的下聯是“十里運,九里香,八七六五號貨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甭撝小熬爬锵恪笔且环N木料的名稱。據說1943年,有人為了找這種木料,花了1年的時間才弄到手。1959年6月,佛山市一位老裝修工托人到十里外的農村找“九里香”,結果只2天就找到了。李戎翎據此事對出了下聯。
也有相類似的數字對聯故事附會于北宋時期的江西籍文學家黃庭堅名下。言黃庭堅曾被一個少年船夫出聯所難。聯云:“駕一葉扁舟,蕩二雙槳,支三四片篷,坐五六個客,過七里灘,到八里湖,離開九江已有十里。”因數字必須與數字相對,且不得以相同數字相對,使頗具文才的黃庭堅也得琢磨良久才對上。聯云:“開二人小店,擺一張桌,放七八只凳,來三四買主,喝五兩酒,吃六盤菜,付錢十元找回九分?!鄙下撗孕写s路,所載過客及所經路途。下聯對以開店賣酒,算賬付錢。構思奇巧,清新明快,情趣盎然。
傳說宋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蘇東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風浪,誤了開考的時辰,起初,主考大人不準蘇東坡入場,后來聽了蘇的訴說,頓生惻隱之心,便口誦一聯,讓他屬對,若對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試。主考官的出聯是:“一葉小舟,載著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顛八倒到九江,十分來遲?!碧K東坡不愧為一代才人,稍一思索便應聲對出下聯:“十年寒窗,讀了九八卷詩書,趕過七六五個考場,四番三往到二門,一定要進。”上下聯均用數字一氣呵成。出句用順序,對句用倒序。有情景,有過程,有經歷,曲折而不呆板,可視為巧對。
明代會稽才子、著名書畫家和文學家徐渭也有趕考遲到、對聯進考場的故事流傳,只是對聯的出句與對句均有所不同。主考官給徐渭出的上聯是:“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墨客,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毙煳嫉膶涫牵骸笆旰?,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二次,今年一定要中?!毙煳疾焕橐淮湃?,其屬對技巧實堪稱道。
從前,有一個貪贓枉法卻又喜自我標謗清廉的縣官,大年三十晚,在縣衙門上貼了一副對子:“一心為民,兩袖清風,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豐登;六欲有節,七情有度,八面兼顧,久居德范,十分廉明?!睓M批:“福蔭百姓?!闭l知,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就在他的紅對子上貼上了白對子。白對聯寫道:“十年寒窗,九載熬油,八進科聲,七品到手,六親不認;五官不正,四蹄不羈,三餐飽食,二話不說,一心撈錢?!睓M批:“苦煞萬民。”本想用民眾所喜歡的對聯粉飾自己,卻被人用妙聯反擊、嘲弄。
人之一生,孰能無師。有一副贊美教師的對聯,重復嵌入10個數字,寫得頗為機巧,堪稱絕妙。上聯為:“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誠滋桃李芳天下;”下聯為:“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兩雅一心,誨而不倦點點心血勤育英才澤神州?!鄙下搹囊坏绞侣撃嫘驈氖揭?,各用10個數目字按序排列,實為不易,它生動地寫出了人民教師甘作蠟燭愿為春蠶的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