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字看中國共產黨
中央委員會構成
黨的十六大共選出中央委員會委員198名,候補委員158名,共356名。除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分布于中央、國家機關,中央金融機構,國有重要骨干企業,省區市和軍隊。其主體是省部級和大軍區級領導骨干,也有地市級和軍隊軍級領導干部及各方面優秀人才。各方面代表性人士33名,占9.3%。女干部27名。少數民族干部35名。
新進入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180名,占一半以上。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候補委員,全部是新中國成立后參加工作的同志,其中一些是改革開放以來參加工作的年輕干部。平均年齡55.4歲。50歲以下的占五分之一以上。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8.6%。十六大同時選舉產生了由121名委員組成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黨員隊伍結構
截至2001年底,全國黨的基層組織共有348.7萬個,全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7.1萬個,是1997年的3倍。
截至2002年6月,全國黨員總數為6635.5萬名,其中工人、鄉鎮企業勞動者、農牧漁民共2991.3萬名,占45.1%;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軍人共1411.2萬名,占21.3%;企事業單位技術人員770.1萬名,占11.6%;離退休人員1092.4萬名,占16.4%;其他370.5萬名,占5.6%。黨員隊伍的年齡、文化等結構近年也不斷改善。1997年至2002年6月,全國共發展黨員1189.2萬名,其中35歲以下的黨員占75.2%;女黨員占25.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8.6%;少數民族黨員占7.8%。
1997年以來,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的2946人中,有黨員2594人,占88.05%;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5068人中,有黨員4350人,占85.83%;在民主評議中受各級各類表彰的黨員2028萬名,其中被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1143萬名。
從嚴治黨出重拳
從1992年10月至2002年9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63.4萬多件,結案155萬多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55.5萬多人。通過查辦案件,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483.4多億元。從1992年10月到2002年6月,25.9萬多人被開除黨籍,在受處分的黨員干部中,涉及縣處級干部4.9萬多人,地廳級以上干部4100多人。十四大以來,查處了陳希同、王寶森、成克杰、胡長清、許云鴻、金德琴、李嘉廷、王樂毅、李紀周、慕綏新、叢福奎、朱曉華、王雪冰等一批高級領導干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摘編自《了望新聞周刊》2002.11.18)
國家四部委:大學生就業取消戶口限制
閻建立
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對2003就業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在200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分配時,省會及省會以下城市要取消進人指標、戶口指標限制,要取消限制高校畢業生包括專科(高職)畢業生合理流動的政策。
2003年是我國自1999年高校大擴招以來第一個畢業高峰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有212萬人,比2002年增加67萬人,增幅達30%,而社會需求增長相對緩慢或與上一年持平。教育部等四部聯合發布《關于切實做好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完善并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制度。對國家規定實行就業準入的職業,從業者和初次就業者必須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對新增加的就業崗位,要優先錄用符合相應資格條件的高校畢業生。
(摘自《北京青年報》2002.11.22)
重慶:大中專畢業生就業不受限制
鄧步來 田文生
重慶市政府不久前作出規定,凡到重慶市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不受生源、專業和學歷限制,只要畢業生按有關規定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學校就應列入就業方案,有關部門或地區就應予以辦理檔案管理和落戶手續。
凡系重慶市主城區生源的畢業生到主城區以外地區就業,其戶口和檔案可保留在原籍;非重慶生源的本科學歷以上的畢業生到重慶市主城區以外地區就業,其戶口和檔案可在主城區托管,以鼓勵畢業生到邊遠地區就業。
規定要求,對畢業生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用人單位要按國家有關規定與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繳納社會保險費,保障其合法權益。
(摘自《中國青年報》2002.11.27)
北京:114家醫院優惠低保戶
丁長利
北京市民政局、衛生局確定了114家承擔城市低保人員醫療救助服務的定點醫院。這114家醫院基本覆蓋全市各區、縣,交通也比較便利,保證符合條件的人員能夠享受到便捷優惠的醫療救助。救助方式依然為持醫療費單據到民政部門報銷。
優惠就醫具體政策是:城市低保對象憑《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含《社會保障金領取證》)到定點醫院就診,可享受減收基本手術費和CT、核磁共振大型設備檢查費20%,減收普通住院床位費50%的優惠。
(摘編自《中國社會報》2002.11.21)
上海:“垃圾混凝土”鋪上高速公路
徐志平 陶健
上海將堆放多年的陳腐垃圾,粉碎后變成了堅硬的“混凝土”,鋪上了正在施工中的高速公路,成為堅實的路基。
將生活垃圾轉變成混凝上等環保建材,不但有效解決了處理難題,同時還能節約資源和能源,節省工程造價。
據悉,這一技術已取得國家專利,滬青平公路100米的試驗路段是這一技術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首次運用,今后還將推廣到其他領域中。
(摘編自《解放日報》2002.11.12)
上海:“五表集抄”遠傳系統亮相
張欣平
一項集自來水、煤氣、電、凈水、熱水于一體的五表集抄遠傳系統,率先在上海市創建國家康居示范工程的文化佳園投入使用。小區1000多戶居民將再也不必為每月三番五次的上門抄表而犯愁了。
上海研制開發出的多表集抄遠程多功能數字智能系統,采用總線制的方法,通過網絡進行遠程傳輸,在水電煤等5大管理部門客戶終端實現集中抄表、數據管理和分析、賬單處理和自動打印等。在小區物業管理中心電腦機房中,工作人員將居民家中的自來水、煤氣、電、熱水和凈水使用的數據,通過采集裝置,分別匯總至電腦終端,然后通過電話網絡將數據分別遠程傳送到自來水、煤氣和電力等管理部門電腦終端,管理部門電腦終端經復核后再進入各賬務系統。
(摘自《新民晚報》2002.11.25)
重慶:成為西部最大技術交易中心
科技部的監測報告顯示,重慶市技術合同成交量從1999年以來,已連續3年居西部12個省區市的首位,年成交金額始終保持在20億元以上,占到西部地區技術合同成交總量的30%以上,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技術交易中心。2001年重慶市技術合同成交額中的近五成流向了全國30個省區市,其中11%輻射到整個西部地區,充分說明了重慶市對周圍地區較強的輻射帶動能力。
2002年第四屆中國重慶高交會期間,成交金融更是達到125.41億元,其中合同金額達到80.01億元,是前三屆總和的1.63倍。
(前后信息分別摘編自人民網2002.11.26《重慶日報》2002.11.03)
廣東:開展“旅游扶貧”
廣東省內62家旅行社與廣東首批14個旅游扶貧項目簽約,結成244對扶貧對子,廣東貧困山區將搭上“旅游扶貧”的致富快車。廣東每年拿出3000萬元開展旅游扶貧,同時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山區旅游業。
有關部門介紹,“旅游扶貧”是加快山區經濟發展、提高山區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據世界旅游組織測算,旅游業每投資1元錢,相關行業就增收4.3元;旅游業每直接就業1人,社會就可以新增5個就業機會。
(摘自《深圳商報》2002.11.18)
四川金堂:農民出國務工可貸款
勞務輸出一直是四川金堂縣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該縣常年在國外務工人數達到15.8萬人,占全縣剩余勞動力的一半。但由于資金缺乏,許多民工在參加了面試、培訓、考核之后,卻因籌不夠出國所需費用而無奈放棄掙錢好機會。農行四川省分行和金堂縣人行、縣農行、縣信用聯社等金融機構決定,實施“出國民工資金援助計劃”,專門為出國務工的民工提供貸款支持。40名獲準到馬爾代夫打工的民工,農行四川省分行向他們提供了每人2萬元的出國務工貸款。
(摘編自《粵港信息日報》2002.11.17)
手機替人做“翻譯”
張瑾
母語不同的兩個人,在通過手機交流時,手機會自動擔當“翻譯”,讓兩人實現無障礙交流。這套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韓國聯合開發的電話語音自動翻譯實驗系統,可以直接實現手機通話自動翻譯,說話者能夠在如旅游等特定領域內,以自由對話方式通過母語與對方交談,目前系統可識別的中文詞匯量約1.2萬個,據悉,這套系統可推廣到其他語種間的互譯。
(摘編自《京華時報》200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