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一名6歲的一年級新生小奧茨剛剛到學校注冊報到,就領到了一冊看上去有點特別的綠色封皮的“綠色記事本”。“綠色記事本”的封面一片翠綠,上面印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老師告訴孩子們:這不是一本供寫字或做作業的練習本,也不是一般的日記本,更不是一本畫冊,而是讓孩子們記“環保周記”的。老師還特別介紹,“綠色記事本”是用再生紙制成的,原料是廢紙和垃圾,因而用不著耗費大量木材,這就意味著不必砍伐寶貴的森林。
一個星期下來,小奧茨的“綠色記事本”上就有了如下的記錄:
星期一我為一種瀕臨滅絕的灰鶴捐了1馬克的零用錢,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星期二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忘了關燈,結果白白浪費了電,真不應該!
星期三上圖畫課時,我因畫得不夠好而連撕了3張白紙,其實我是完全可以畫得再小心些的。老師說,造紙不僅要消耗木材,而且還要消耗大量的水。想到這些,我感到慚愧。
星期四我發現媽媽只為了洗我的2件內衣就開動洗衣機,不僅浪費水,也浪費了電。后來媽媽接受了我的建議,以后不再每天都開洗衣機,而是把衣服積得多些后再洗。
星期五哥哥是個賽車手,當他得知開賽車會排放大量污染環境的有毒廢氣后,他和幾個也愛開賽車的朋友想出了一個彌補的辦法——每年每人額外種20棵樹!哥哥真聰明!他和他的朋友們真是好樣的!
星期六爸爸帶我上超市購物。原本他計劃開車去,后來聽了我的話改坐公交車去,這樣既可節約開車需要的汽油,也可減少汽車廢氣的排放量。
星期日輪到我去丟垃圾,但我發現我家垃圾袋里的垃圾還沒有分類,于是我不顧臭味,耐心地將垃圾分類后再丟入垃圾箱,為的是方便環衛工人處理。
老師向全班同學朗讀了小奧茨的“環保周記”,又說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寫得不錯,因而要求大家在課后互相傳閱。小奧茨開始時還有點洋洋得意,但在傳閱了其他小朋友的“環保周記”后,便再也不敢“翹尾巴”了。
鄰桌小當娜更“聰明”——她竟然成功地設計出一種煮雞蛋可節約約三分之一能源的新方法:將生雞蛋置入少量冷水里煮,待水一開即切斷電源,利用余熱將雞蛋煮熟。小奧茨一開始并不相信,待回家試驗了一次才心服口服。有趣的是,后來全班同學在家煮雞蛋都采用了“當娜煮蛋法”,連一些老師在試驗后也連連夸這是個節約電的好方法。
而另一名叫費格的小朋友更是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種“環保收支簿”——他與父母經過一番商量討論后,制定了每周用電量和用水量的“限額”,要是這一周超了,下一周必須節約一點以作“補償”。在他的“環保收支簿”里,有這樣的內容:本周已超額用電28度,故我和弟弟都保證下周只看3天的電視并停止玩電子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