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人們都非常熟悉,我們知道中藥一直從動植物中提取,西藥用化學制劑制造。它們都是在進入胃腸道以后,經過胃腸的溶解和吸收,產生生理和生化反應,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現在,隨著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集成電路技術日臻完善,經過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將胃腸道電剌激設備的體積縮小成可以吞服的藥丸,來治療胃腸疾病,這種藥丸就是電子藥丸。
電子藥丸是一種口服的,能對胃腸道及相鄰組織器官產生節律性電脈沖剌激的、膠囊式微處理器。它是一種由電信號發生器、殼體和電源構成的電療器械。它雖然叫藥,但不含有任何藥的成份。它不象常規藥物那樣服用后,在胃腸中溶解吸收產生生物或化學反應,而是在胃腸中不斷的發出模擬人體胃腸運動的生物電規律,剌激消化系統的消化管和消化腺,來進行治療,最后隨代謝物完整無損的排出。
電子藥丸進入胃腸道以后,它發出模擬人體運動規律的一個電脈沖,剌激胃腸道的平滑肌,腺體和神經,是一種新型的醫療器械,它的特點主要是兩個。第一就是體積特別小,可以吞服。第二是它沒有任何毒副作用。
人體在進行新陳代謝過程中,不僅要從環境中攝取氧氣,還要攝取食物和水。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在消化器官作用下完成的。因此,胃腸道的狀態在生理適應反映形成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胃腸道的狀態會直接影響內分泌的變化。在人體中,支配消化器官的神經是自主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這種神經中含有傳入和傳出纖維。而直接控制消化腺分泌和消化管運動的是傳出神經纖維。電子藥丸正是以人體生物電活動機理為研究出發點。藥丸在出廠前調至“備用狀態”,口服后在胃腸道與酸堿等液接觸,電源自動開啟。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孫志宏說:“電子藥丸是一種通過在體內的物理作用,激發體內自身的調節機制,來調節自身的紊亂。這種用藥方式我們從98年應用以來呢,感覺它對胃動力,對于整個消化系統的調節,非常有針對性。”
電子藥丸對胃腸道的粘膜,腺體,血管神經組織及相鄰組織器官產生有節律的點剌激。由于電子藥丸在胃腸道內移動的過程中,對內側腸道剌激,所以加快了胃腸的蠕動,而胃腸運動又引起包括唾液,胃液,膽汁及小腸液,大腸液等分泌的增加。二者相互作用,有助于消化官腔內充分配合,有利于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與傳統藥物相比,電子藥丸具有全新的醫學概念和獨特的醫療機理,它是一種純正的綠色藥物。
有專業人士認為:電子藥丸的發明,將形成一代新興產業——電子藥業。電子藥業的崛起,將對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類的健康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意義。
(根據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節目 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