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變易,變化莫測、永不止息、生生不已的過程。變色龍蜥蜴能夠成為《易經(jīng)》的標(biāo)識,就是因?yàn)樗朴赲"變易\"。《周易》的\"易\"與蜥蜴的\"蜴\"一樣,它們都有\(zhòng)"變易、變化、變動\"的特征。
漢人許慎《說文解字》說:\"易,蜥易,象形。\"上為頭,下為四足曲身,蜥蜴狀。一作\"日月\"二字會意,變更交替不止。陸佃《埤雅》說:\"蜴善變易,吐雹,有陽陰析易之義,《周易》之名蓋取乎此。\"明人楊慎《經(jīng)說》:\"易者,即蜥易也,身色無恒,日十二變,是則《易》者,取其變也。\"
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時(shí)代》說:\"石龍子(蜥蜴)善變,故爾《易經(jīng)》借了'易'字來作變化之象征。\"易即蜥蜴,蜥蜴是一種\"龍\",所以有人說《易經(jīng)》就是《龍經(jīng)》。
易還有黑中借代,使人不知所措的意思。\"以羊易牛\" 就是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據(jù)說,古時(shí)有人牽來一頭牛走過梁惠王明堂,打算把牛殺了祭鐘。梁惠王不忍心看殺牛,就要人把牛放了,\"以羊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