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的一天,太陽剛剛從東方地平線升起,\"公主\"號科研船上的船員們就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工作的這片海域離埃及海岸有4英里。在水下30英尺處,潛水員們正在一片覆蓋著一層厚厚淤泥的瓦礫中來回穿梭著,這片瓦礫堆是一座古代名城--赫拉克勒昂城的遺跡。這座城市就像大西洋中的一些神秘島嶼一樣,在1300年前突然消失在地中海中。
據歷史記載,奢侈和耽于聲色是赫拉克勒昂城的典型特征。同時城內的神廟也是游樂之徒們舉行放蕩的狂歡節的地方。那時有很多從希臘、羅馬和亞歷山大駛來的船只在這兒停泊,喜歡游樂的人們一到晚上,或裝扮得衣冠楚楚,或打扮得花枝招展,登上這些大船喝酒享樂,縱情聲色。
戈迪奧,55歲,曾是一位出色的金融咨詢師。但他更喜歡海洋考古,1984年他曾被邀請到阿布克灣參與拿破侖旗艦\"L'orient\"號的打撈工作。他第一次潛入水下就發現了\"L'orient\"號上的一塊金屬刻字板。從此以后他就迷上了這項工作。
正因戈迪奧參與了拿破侖旗艦的打撈工作,才使他得以發現這座古城的一些線索。1998年,他決定采用先進的水下探測技術--核共振地磁儀、次聲掃描聲納和回聲探測器來尋找這座失落的古城。
戈迪奧組成一支探險隊,以阿布克灣的某個地點為中心,劃定周圍46平方英里的水域為勘察水域,并潛入水下畫出了這片水域的海底地形圖。當他們用儀器進行搜尋時,儀器探出海底有\"異常情況\":海底磁場似乎被某些東西阻斷。\"當你用探棒去戳擊海底時,你會聽到'叮叮當當'的聲音,你會發現這是一塊石頭,然后再將其挖出來看看是否是一件人工制品。\"潛水員吉恩·克勞德·羅保德說。
這天,潛水員們正在探險隊隊長弗蘭克·戈迪奧的指導下對這座城市廢墟進行清理、挖掘。他們用起重機將神廟雕像和在厚厚的淤泥中找到的各種石雕吊向水面。
這兒的某些文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這可以幫助學者們理清古埃及4000年歷史后半期的發展線索。
除了各種雕像和石刻外,潛水員們還發現了飯鍋、盛食物的器皿、鏡子、水壺、花瓶、油燈、精美的珠寶、金箔、餐盤和各種金幣等物品。其中那些金幣可以追溯到東羅馬帝國時期和伊斯蘭教興起時的哈里發時期,這證明這座古城至少在公元8世紀時還存在。
而最令考古學家們感興趣的是,他們在海底撈上來一塊用象形文和希臘文兩種文字刻寫的石碑,上面用詩歌體記述了托勒密時代的一位年輕勇士在一次戰斗中光榮犧牲的故事。\"這些東西的確非常非常的重要,因為它從未遭到過人為破壞。\"大英博物館的古希臘和羅馬史研究專家蘇珊·瓦克說。
\"整座城市仍保持原狀,\"戈迪奧說,\"它看上去很像威尼斯城,城內有許多河道,河道沿岸有港口、神廟和風格各異的豪華別墅。\"從法律角度講,這些物品屬于埃及所有,但戈迪奧希望這些文物能在亞歷山大港博物館展出。目前他正與埃及政府進行談判,希望能將其中最珍貴的一部分文物拿到世界各地去展出,他的這一計劃估計于2005年能付諸實施。
\"那會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展出,\"大英博物館的沃爾克說,\"這些精美的物品,以及有關這些物品的動人傳說和故事肯定會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而且,在海底發現失落的城市,以及城市中的稀世珍品,這本身就非常地不可思議!\"
圍繞著這座城市的最大秘密是,究竟什么原因致使它沉入海底。一些科學家將其歸咎于地震,另一些人則推測是連續多年的尼羅河大洪水使其沉入海底。一些氣象學家根據1000多年前的地球氣候變化,認為是由于地中海海平面升高才使其淹沒的。這些猜測最終都沒有被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