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演化進程中,無害的弱小動物為了生存往往都有各自的規避、防身本領。保護色是最常見的一種,變色龍和章魚也許是演化得最成功的兩種變色動物,它們都能在很短的時間里變換體色以適應身處的環境;章魚的防身本領卻有多種:它不僅善于變色,還能施方“煙幕彈”逃生,即能像烏賊一樣噴射“默汁”,而不久前,澳大利亞和英國的三位專家在印度尼西亞熱帶海域里發現了一個新的章魚品種,這種動物不僅能隨環境隨時改變體色,還能模仿多種可怕動物的形體來嚇退掠食者的進攻。
這種成年章魚的身體僅約6cm,而觸手則長達30cm,細長的觸手上像金環蛇、銀環蛇或海蛇似地布滿了一環一環淺、深相間的第紋。兩只眼睛的上方各有一條突起物,象是長了雙角一樣。這種章魚不僅善變體色,還以它天生的形體變化能模仿多種有毒的海洋動物。它有時像劇毒的海蛇;有時像具有可怕毒刺的環紋蓑·;有時像能噴射劇毒液體的一種鰈(箬鰨魚之一種,鯊魚尚對它要退避三舍);有時像毒水母;有時像海鰻;有時像·;有時像蟹;有時像蝦;有時甚至像海葵;等等,一句話,此種章魚幾乎能模仿所有有環形膚色的海洋動物,而且體態變化之快簡直可用“一瞬間”來形容。因此它能針對突然遇到之敵隨機應變地立馬改換自己的姿態、體色肌肉結構。變形本領之高幾能與“孫悟空”媲美,你說奇也不奇!以海蛇為例,這種可怕的毒物進食時通常呈頭下尾上的倒置姿勢。你猜章魚是怎樣模仿它?此時,章魚會把它的環形色變得更加鮮艷如蛇體一樣,再把8條觸手中的6條聚攏收縮在一起垂向下方、伸入自己藏身(或任何一個就近的)洞穴,而另兩條則向上分開伸展,并模仿海蛇那樣地彎曲扭動,在旁人看來,就像是兩條海蛇并頭在洞穴里覓食。
又如當它模仿箬鰨魚時,就會把觸手全部伸向腦后、拼攏成扁平如葉狀,伏于海底,并根據泥色變換體色,游動時也像箬鰨魚的魚翅似地輕搖觸手貼地而動。當要裝扮一種海蝦時,它就躲在洞口,把觸手收攏成鉗狀。當需要偽裝成水母時,章魚就躍入水中,讓身體變成微藍色的透明狀,再把所有的觸手彎曲成扁圓形像水母一樣地漂浮。總之,只要此種章魚就近見到什么敵手,它就會立馬裝扮出此敵的克星動物來恐嚇對方,這種高超的隨機應變能力著實令人目瞪口呆。
在海底世界,許多猛魚像陸上的動物一樣,都有自己的“領地”,一旦遇有陌生的同類或異類入侵,它就會拼命地前去驅趕或吞食,小章魚當然也就成了它們的捕食對象。但是海蛇是這些“地頭魚”的克星。一些潛水者就親眼目睹了小章魚在遇到“地頭魚”時立馬變成海蛇的情景。專門研究這一現象的兩位海洋動物學有諾爾曼(英)和基爾斯(俄)把章魚的此種特異本領稱之為“動態摹擬”,他們認為這不僅僅是章魚的生存本能,也與它們的“后天學習”有關,因為章魚非?!奥斆鳌?。
章魚有較發達的神經系統,對人也很有親善,所以歐洲有些地方的漁民,很早就知道訓練章魚捕捉海底的貝、蟹、甚至魚類。章魚又天性好奇、肯學,還有很好的記憶能力,對掌握的經驗永遠不忘記。形狀古怪的章魚卻有如此好的“腦子”,實在令人稱奇。
章魚是友善和聰明的。在水族館中的章魚,很快能和飼養員混熟,它們像小狗小貓一樣,喜歡受到主人的注意并與之玩耍。調皮的章魚還會主動向觀眾射水逗樂。有的飼養員有過這樣的經驗:他喂食時,故意把餌握在手心里,章魚會用觸手把你的手指扮開,取走美味,如果是螺、貝之類的餌料,它取走后,到水底還會檢查一番,似乎怕你是否用貝殼在騙它。章魚是如此聰明的動物,難怪有些科幻小說,如星球大戰的作者,竟把火星人描寫成章魚形的怪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