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無論是高雅的國家大商場,還是街頭巷尾的個體攤販,到處出售形態各異,制作精美的套娃。
所謂套娃,就是套裝木偶,從大到小,一個套一個,最大的有1尺多高,最小的只有黃豆大步。一般是7~8個娃娃為一套,最多的一套竟有50個,而最少的只有3個。有的套娃從外到里,每個娃娃長得一模一樣,有的圖案五花八門,絕不重樣。
套娃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在莫斯科的一所“兒童教育院”里,旋工茲韋茲多奇金和美工馬柳金合制一種由8個小娃娃套裝組合的木偶。他們為最外面的娃娃烙上彩畫,穿上俄羅斯的傳統服裝,腰系圍裙,頭戴花巾,手里還抱著一只黑公雞。裝在肚子里的娃娃們,有的手持鐮刀,有的端盆,有的抱小弟弟,最里面的一個則是裹在襁褓中的嬰兒。時隔不久,這套套娃傳到俄羅斯最大的玩具生產基地扎戈爾斯克。
到20世紀初,套娃市場紛紛出現。品種也由單一的娃娃發展成千姿百態的各式人物,有大臣、勇士、修女、朝圣者……為了紀念1812年衛國戰爭的勝利,曾制作了一套歷史上人物套娃:庫圖佐夫、拿破侖以及他們的部下。1900年,俄羅斯套娃首次在國外展出,參加了當年舉辦的巴黎博覽會,并從1904年起行銷海外。
20世紀20年代,扎戈爾斯克的套娃脫去俄羅斯的傳統服飾,換上了觀今市場上常見的那種色彩艷麗、袒胸露背的裝束。隨著生意不斷紅火,人們又想出奇招,用同一種工藝制成不同形狀、帶有鈴聲的不倒翁,以及盛酒瓶的外套裝飾。有趣的是,俄羅斯領袖人物的畫像也成了套娃的圖案。時下最流行的一套人物套娃是從前蘇聯時期開始的領導人。最里面的一個是列寧,接著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套在最外面的一個是普京總統。當然,市場上少不了以外國領導人的畫像為圖的套娃,例如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江澤民、美國總統布什等。
套娃是用椴木制成的。椴木在俄羅斯隨處可見。它的木質軟而輕,適合制作套娃。為防止椴木干裂,椴樹被砍倒后先要放一年,待木頭的水分全部蒸發,再將木頭切割成長短不等的木段,然后用旋床加工成各種型號的套娃毛坯。今天,生產套娃毛坯的大型工廠在俄羅斯為數不多,而娃套的精加工,即打磨、上色、繪畫等工藝由家庭作坊完成。莫斯科最大日用品、工藝品和油畫集散地——伊茲馬伊爾市場,既批發套娃,也銷售套娃毛坯。
獨特的套娃已經成為俄羅斯特有的旅游紀念品。在莫斯科的伊茲馬伊爾市場和圣彼得堡湟瓦河畔的露天工藝品市場上,套娃攤位依次排開,各項工各樣,五顏六色的套娃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真不知道哪個更好些。地攤上的套娃,價格不等,高檔的要幾百美元,低檔的只在十幾盧布一套,很受旅游者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