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沛縣安國鎮廟道口(郵碼:221600)村民崔成領,利用稻田養金魚,實現了魚、稻雙豐收。2000平方米(3畝)稻田收入超過萬元。
1996年崔成領得知養金魚可多賺錢的信息后,在庭院建起了200平方米的養殖池養殖金魚。由于當時觀賞魚市場行情走俏,金魚熱銷,當年就獲得較可觀的收入。但隨著觀賞魚養殖業升溫,養殖的金魚越來越多,消費者不僅要求品種新,而且要求規格大。為此,他一方面從北京、西安等地引進金魚新品種,進行品種更新;另一方面又改進養殖技術,把金魚放養在稻田中,提高金魚的質量和規格。實踐證明,將金魚苗放入稻田飼養不僅成活率高,能減少喂養的餌料,而且可培育出大規格金魚,由于其體質健壯,易于飼養。稻田培育的金魚上市后很受愛好者歡迎,一直供不應求。
如今,崔成領利用2000平方米稻田每年培育優質、大規格金魚1.5萬多尾,每667平方米(1畝)獲利潤3500元以上,為發展稻田養殖闖出一條新路。(江蘇于夏龍)
籠養生豬效益大增
山東省曹縣蘇集鎮李莊村(郵碼:274400)農民李金聚采用籠養生豬,比傳統圈養方式在同等飼養條件下生豬日增重多30克,瘦肉率提高12%,每公斤增重節約飼料62克。
2001年春,李金聚了解到籠養生豬比圈養生豬效益高許多,于是購置了豬籠,并買回優質飼草種,種了1334平方米(2畝)牧草。由于豬籠具有移動性強、干凈衛生等優點,大大降低了生豬發病率;一籠一豬,避免了豬之間相互爭食、咬斗,有利于豬的采食和休息,縮短了出欄時間;牧草粉碎加少量玉米、豆餅后加工成顆粒飼料喂養生豬,節約大量成本。
到目前為止,李金聚累計出售生豬43頭,除去成本,凈賺1萬余元。(山東趙海)
秸稈養黃粉蟲3年賺2萬
山西省吉縣吉昌鎮柏村(郵碼:042200)青年農民王紅福利用秸稈養殖黃粉蟲,3年來共出售種蟲300余公斤,純收入超過2萬元。
王紅福所在的村人多地少,為了找到致富門路,他多次外出考察,最后選中了養黃粉蟲。經過精心養殖,當年實際收入3000元。第2年,他購買了大量的養蟲書籍,苦學技術,摸索出了用麥秸、玉米秸、葵花秸稈等配方養殖飼料,使成本降低了95%,當年收入9000余元。(山西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