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整修欄舍,防寒保暖
懷孕母牛應有單獨的欄舍,以免擁擠、踢打造成流產。欄舍要堵塞漏洞,向陽避風,不漏雨,不潮濕,經常更換墊草。在晴朗的中午,放牛到舍外活動和曬太陽。
2.加強營養,精心飼養
母牛懷孕后,除了維持其自身所需要的營養外,還要供給胎兒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同時還要積儲一定的養分保證泌乳的需要。因此,每日要補喂1~2公斤精料。有條件的可喂給混合精料,其配方比例為玉米30%,豆餅5%、米糠15%,還要適當添加一些骨粉和食鹽,做到定時、定量、少給勤添、不要喂發霉的飼料。
3.預防流產,確保母子健康
冬季懷孕母牛飼養管理不當易發生流產。其征兆為:懷孕前期陰道流出黏液,不斷回頭看腹部,起臥不安;懷孕后期表現乳腺腫大,拱腰,屢做排尿姿勢,腹痛明顯,胎動停止。治療時用黃體酮肌肉注射0.5~1克,每日1次,連用4~6日,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4.適當運動,合理使役
懷孕母牛到懷孕中期,應逐漸減輕使役強度,在使役中嚴禁抽冷鞭、趕急活、轉急彎,要緩緩使役,臨產前1個月停止使役,以免造成流產。對完全舍飼不使役的懷孕母牛,在天晴有太陽時,應牽到外面適當運動,以增強體質,防止難產。輕度難產用腦垂體后葉激素進行催產,一次皮下注射60~100單位,或選用乙烯雌酚皮下注射10~20毫克,可獲得良好效果。(廣西覃建耀)
提高鵝蛋受精率有良方
廣西資源縣梅溪鄉農民在養殖肉鵝過程中,注意提高鵝蛋的受精率,因而雛鵝成活率高?,F把該鄉農民提高鵝蛋受精率的方法介紹如下:
(1)嚴格選擇種鵝,淘汰配種能力不強的公鵝。
(2)適齡交配,公鵝性成熟一般在5月齡,母鵝性成熟一般在7~8月齡。
(3)配種比例應根據氣候及公鵝的品質來確定,一般公母配種比例為1∶5,天冷時公鵝可酌情增加,天暖時可酌情減少。
(4)公鵝在水中交配時,池塘水面要寬闊,水深以1米左右為宜。
(5)配種時間在母鵝產蛋之后,特別是在頭次開棚放水時配種,受精率較高。
(6)在豐富的營養和充分的放牧活動條件下,公鵝的配種能力旺盛,母鵝的性活動也較活躍,因此加強飼養管理是提高種蛋受精率的關鍵。各地飼養戶不妨一試。(廣西唐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