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野生雞類中,一般都具有色彩斑斕的羽毛。白冠長尾雉不但羽色不凡,而且具有鳴禽的美妙歌喉,悅耳動聽。如果光憑聲音去判斷的話,它很像鳴禽。
白冠長尾雉雄鳥的眼珠、額、頰、眉紋、耳羽和頭后羽都是黑色,互相連接,成為環狀,圍著頭頂,使頭頂的白色羽毛猶如一頂別致的小帽。頸部也是白色,背上披著金黃或棕黃色的羽毛,周圍鑲有黑邊。尾上中央尾羽白色,上面點綴著黑褐色,生有黑色和栗色并列的橫斑,長達1.6米以上。這兩枚尾羽以其特長和秀麗奪目,而為人們所鐘愛。在野生狀態下,白冠長尾雉在海拔1000~2000米左右的中、低山區生活,在地形復雜、起伏不平的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以及灌叢的林緣陡峭斜坡上,單獨或集成小群活動,晨昏活動頻繁,雨后的早晨或傍晚常出沒在山間的小路上覓食,性機警而膽怯,善于奔跑和短距離飛翔,夜間棲息樹上。
白冠長尾雉如何進行人工養殖?根據江蘇省徐州市兩山口水利特禽場幾年的馴養實踐經驗,白冠長尾雉的生活習性和管理要求基本上與山雞相同,其適應性較廣,既能抵抗-15℃的嚴寒,又能在烈日炎炎的三伏天適應35℃以上的高溫環境。人工飼養只要供給足夠的飼料、飲水和安靜的環境即可。白冠長尾雉體重雄鳥1.5~2公斤,雌鳥1~1.25公斤。性成熟時間為8個月。每年3月初開始產蛋,直到9月份陸續停產。一般每只產蛋35~40枚,人工養殖最高已達58枚。
白冠長尾雉既是著名的觀賞珍禽,又是難得的山珍野味,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的肉可入藥,有補中益氣、平喘的功效,主治久病虛損、咳喘等癥。白冠長尾雉的中央尾羽是我國戲曲道具中的翎子,需求量很大。用它制作的裝飾工藝品和標本,在國內售價高達1000元以上。目前,野生資源極為稀少,很多地區瀕臨滅絕,開展人工養殖,其前景十分廣闊。(見中插圖11)(江蘇省徐州市兩山口水利特禽場梁新江郵碼:221111電話:0516-3290304)
小型元寶雞日本絲光雞
絲光雞原產于日本,由于體型小且像只元寶,故也叫“元寶雞”。
絲光雞腿短身矮,腳僅5厘米長,五趾。羽毛有黑色和白色兩種:黑毛絲光雞通體羽毛呈黑色,黑中藏金,油光锃亮,尾羽向上內翹,酷似一只黑色發亮的金元寶;白色絲光雞羽毛潔白,亮麗奪目。絲光雞性情溫順、活潑,惹人喜愛,可供人們觀賞。成年公雞體重0.6~0.7公斤,母雞體重0.4~0.5公斤。母雞140天開產,平均年產蛋140枚,蛋重20克,蛋殼為褐色。絲光雞的肉質結實、豐滿,皮薄、味美,營養豐富。據測定,其肌肉中的風味化合物和鮮味成分含量以及嫩度、肌纖維數等,均高于普通肉雞,且皮下脂肪極少。經燜煮后,香氣濃郁,食后回味無窮。
絲光雞的飼養及管理與家雞相同,由于其體型小,采食量相應也少,比家雞節糧一半,肉料比為1 ∶2,單位飼養量提高40%以上,產蛋率提高20%以上。絲光雞具有較強的抗寒和耐熱機能,在嚴寒和炎熱的天氣,種雞仍然正常產蛋,幼雞正常生長發育。其仔雞成活率高達95%~98%,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均為95%。在良好的飼養條件及環境下,一般很少患病。幼雞飼養2~3個月即可上市,體重達0.5公斤左右,耗料不超過1公斤,總飼養成本不超過4元。而一只絲光雞市場售價在10~15元,在花鳥市場一只絲光雞售價為50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見中插圖12)(上海市奉賢區莊行新興珍禽養殖場唐雪良郵碼:201415電話:021-5746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