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做該項調查,怎么做的?
◆對投資者來說,CDMA就像是個黑洞。中國聯通的CDMA業務對中國聯通自己和中國移動來說都增加了非常大的不確定性。CDMA 1X服務在韓國和日本都獲得了成功,但中國聯通CDMA的早期財務表現卻讓人失望。盡管這項技術前景很好,但在中國還有待證明。
◆是CDMA有問題,還是聯通的戰略有問題?CDMA服務的推出讓中國聯通在分銷和價格上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戰略,包括手機補貼和長期使用合同等。CDMA在中國是一項新技術,也需要一個新網絡。因此,困難很大,贏利能力也較差,有賴于幾個方面的因素。如果這些因素確定了,就能幫助投資者決定CDMA是否最終能成為聯通的一個贏利業務,這又將給聯通的最大競爭對手中國移動帶來怎樣的影響。

◆本次對CDMA用戶的調查應該同時反映了問題和機會。我們相信,和現在的用戶對話是確定一項服務或產品有沒有前途的最好的辦法——他們為什么選擇,他們對質量的評級,他們認為聯通的CDMA和他們曾經使用過或正在使用的其他電信公司的移動服務的比較,如果他們還打算繼續使用,那又是因為什么?因此,我們聘用了TNS,一家專業的市場調查公司,3月份在中國進行了這次調查。

◆1000名CDMA用戶接受了訪問。他們來自7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各200名,成都、武漢、南京、福州各100名),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人口學特點,選擇中國聯通CDMA的原因,使用的是哪些促銷方案,用戶滿意程度和用戶忠誠度。
調查結果總結
◆64%的受訪者以前是中移動用戶,但只有34%的人是后付款。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只有200萬的CDMA用戶是以前中移動的高端用戶,而中移動目前的后付款用戶有500萬。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聯通CDMA對中移動的MOU(每月每戶通話時長)和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的影響有限。
◆內部殘殺的確存在,但程度很低。只有18%的受訪者是從聯通GSM服務中轉移過來的。初次移動用戶僅為17%。同時,大約有20%的受訪者同時使用聯通的CDMA和中移動的服務。


◆CDMA用戶群中主要是那些想首先嘗試CDMA的人。選擇CDMA的頭三個理由是1) 以為輻射低,2)以為質量會更好,3)手機時髦。價格因素并不在其中。這些早期的試用者更主要是更年輕的消費者:65%的受訪者在30歲以下。這表明了聯通成功地打造了CDMA更環保、是比GSM更先進的通訊技術的形象,盡管事實上這些特點聯通要保持下去還很具有挑戰性。
◆用戶使用時間越長,客戶滿意度越低。大約有54%的受訪者對CDMA的服務感到滿意。但使用的時間越長,這個比例就下降——從使用不到3個月時58%的滿意度下降到使用6-12月時的48%。因為65%的受訪者使用CDMA的時間還不到6個月,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用戶群的整體滿意度很有可能將下降。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

◆30%的受訪者有可能會放棄CDMA網絡,但這個風險甚至更大。76%的受訪者是簽定了合同的用戶,如果合同終止期在6個月之內,那可能放棄的比例高達41%。如果合同有效期還有超過18個月,那放棄率就下降到28%。41%的放棄比率很可能更準確,因為用戶通常在合同將結束時才考慮換網絡,特別是如果他們事先已經交了押金。

◆CDMA用戶對掉線、網絡覆蓋以及與其他網絡的兼容最不滿意。在參加評選的4家無線移動商中(中移動的GSM,中國聯通的GSM和CDMA,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的小靈通),中移動的服務質量得分最高。CDMA和小靈通網絡得分都較低。中移動在網絡質量上遠勝對手。這表明CDMA的網絡質量比消費者普遍認為的要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