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是一個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將企業的宏觀戰略目標通過一種系統的方式分解到個別崗位,形成崗位的績效指標體系;它通過既給予員工以激勵,又給予適當約束的形式引導員工的工作行為,使員工關注于自己的工作重點,進一步使其在其崗位的工作流程中對企業績效有影響的關鍵因素上傾注努力。無疑,這種系統的激勵與約束同在的管理工具,可以引導員工的行為以一種系統化的方式積累整個企業的核心能力。
在上一期華信惠悅關于績效管理的文章中,已經對績效管理從理論和實踐上作了深入地探討,在本期文章中,將進一步從華信惠悅的實踐經驗中,概括出企業在設計績效管理體系的時候,可以借鑒的過程。
以下就從績效管理體系的概念,主要內容和形式以及績效管理的主要環節這三個方面對績效管理體系做一簡要介紹:
1. 績效管理體系的概念
績效管理體系是以實現企業最終目標為驅動力,以關鍵績效指標和工作目標設定為載體,通過績效管理的三個環節來實現對全公司各層各類人員工作績效的客觀衡量、及時監督、有效指導、科學獎懲,從而調動全員積極性并發揮各崗位優勢以提高公司績效,實現企業的整體目標的管理體系??冃Ч芾淼娜齻€環節為:制定績效計劃及其衡量標準;進行日常和定期的績效指導;最終評估、考核績效并以此為基礎確定個人回報。
2. 績效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及形式
績效管理的內容即對員工績效表現進行系統的管理,可以通過關鍵績效指標及工作目標來實現管理,下面對它們分別加以簡要說明。
1) 關鍵績效指標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關鍵績效指標是用來衡量某一崗位工作人員工作績效表現的具體量化指標,是對工作完成效果的最直接衡量方式。關鍵績效指標的制定參考平衡記分卡原理,將企業的考核指標分為四大類,即財務類、內部營運類、客戶及市場類、學習和發展類。
2) 工作目標設定(Goal Setting,GS)
即由上級領導與員工共同商議確定員工在考核期內應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并在考核期結束時由上級領導根據期初所定目標是否實現,為員工績效打分的績效管理方式。它是一種對工作職責范圍內的一些相對長期性、過程性、輔助性、難以量化的關鍵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的考核方法。
3. 績效管理的三個主要環節
績效管理體系的主要任務基本可看做兩類:通過考核,衡量個人績效表現與工作能力作為個人激勵政策(薪酬及晉升)的基礎;通過對個人績效及工作能力的指導與培養,以促進員工績效及能力的提高。
基于這樣的基本任務,績效管理程序涉及以下三大環節:制定績效計劃及績效目標;進行績效指導;進行績效評估并與個人回報掛鉤。
1) 制定績效計劃及績效目標
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為:首先制定(修訂)關鍵績效指標和工作目標設定,即根據公司總體發展戰略和各單位生產經營目標,自上而下確定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關鍵績效指標和工作目標完成效果評價;然后設定關鍵績效指標的目標值,并確定當年工作目標應達標準;隨后再根據公司業務戰略與年度工作重點,以及各崗位對所選關鍵績效指標、工作目標完成效果的控制力和相對重要程度,為關鍵績效指標和工作目標完成效果評價分配權重;最后上級經理人和員工之間就指標、指標目標以及相應的權重進行討論并達成共識,從而制定出各級員工的績效計劃。
2) 進行績效指導
制定員工的績效計劃只是績效管理體系中的第一步工作。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真正落實完成所制定的績效計劃。在此過程中,雖然各級人員均對自己所計劃的績效指標或工作目標負責,但是,上級人員對下級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跟蹤指導,幫助他們完成或超越所制定的績效目標,仍是績效管理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關鍵步驟,這個步驟被稱為績效指導。
在企業中,作為組織結構中的上級,其績效指標是通過其所有的下屬人員完成他們績效指標來實現的。通過對下屬人員績效完成情況的不斷跟蹤,適當提供積極性反饋,鼓勵良好的行為及工作方法,及時提供建設性的反饋以糾正不良的工作方法來提高績效,就可以避免到年底結束時,才知道下屬人員因未能完成計劃的績效指標或工作目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績效指導通常包括分兩部分內容:
● 日常指導與反饋
日常指導是提供鼓勵、方向、指示來幫助下屬人員完成績效指標或設定的工作目標的一種方法。不同的人員所需指導的數量以及形式并不相同,采用的方式可以有:鼓勵型、日常指導型和方向指示型。
● 中期回顧
為了確保上級人員與下屬人員能有機會共同討論,回顧跟蹤績效計劃完成情況,績效管理系統設置了中期回顧這一步驟。其目的是用正式會議的形式,來確保上下級之間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充分討論績效計劃的完成情況、以及期間遇到哪些問題、應作哪些調整、需要提高哪些能力等問題。
3) 進行績效評估并與個人回報掛鉤
綜合績效評估及回報是對員工在上一績效年度中的績效計劃的實際完成情況,按規定進行評估、計算績效成績,并根據績效成績給予相應回報的一個過程。這是一個上下級人員共同互動完成的過程,這一過程看似是一個績效年度績效管理工作的最后一步,但實際其與下一績效年度的績效計劃的制定是緊密相關的。它分為兩部分內容:
● 績效評估
績效評估:就是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方法,對被考核對象在一定期限內實現的個人績效情況進行定量計算和定性評價。評估結果是實施獎懲的依據,是進行績效后續管理的基礎。綜合績效評估與考核將下屬人員實際完成的績效與在上一績效年度內所計劃的績效指標或工作目標逐項進行比較,根據績效計劃各項完成分值的計算方法或績效評估表中事先制定好的標準,逐項給予相應的分數,將每項所獲得的分數級別乘以各自的權重并加總,計算總成績。上下級人員對每項獲分和總成績達成共識后簽字存檔。
● 考核結果與薪酬掛鉤
考核的結果要與薪酬(基本工資的增加幅度及激勵性獎金比例)相關聯,同時也與非現金的回報相關聯。根據績效評估結果和企業的整體績效情況,制定各種績效等級的激勵措施,對績效成績好的員工實施物質性、非物質性獎勵,對績效成績一般的員工進行鼓勵與幫助,對績效成績差的員工進行處罰。
以上就是績效管理體系設計中經常涉及到一些主要內容。在我看來,在績效管理體系設計過程中,在明晰了績效管理的概念和內容后,按績效管理操作的主要環節進行操作,基本上都可以搭建起績效管理體系的框架,但若想建立起真正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對企業整體績效提高有幫助的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還有許多進一步細致的工作需要在實際操作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