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甘肅省將在河西走廊退耕還林108.57畝。由于河西水資源極缺,地下水逐年減少,將主要發展草業,栽種喬、灌木,尤其是成活率高、吸取地下水較少的紅柳。對大面積荒灘,宜林則林,宜封則封,將封灘育林與退耕還林相結合。
《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3月1日起施行
【本刊訊】經過大約兩年的制定研究,在去年12月份由甘肅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是甘肅省第一部為保護一處文化遺址的專項立法。
《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是根據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的內容,結合莫高窟保護工作的具體問題,經過充分論證,不斷修改完善,最終獲得通過的。內容豐富、范圍廣泛,法律條款規定科學、規范、詳盡、準確是該《條例》的一個突出特點。該《條例》的內容,正確處理了莫高窟利用、開放、旅游、建設與保護的矛盾。《條例》共5章,41條,內容規定了莫高窟保護的對象、范圍,保護應遵循的方針和原則,對保護經費的來源及使用、保護規劃的制定、文物維修、考古發掘、安全防范、文物展覽、旅游開放等均作了詳盡的規定,明確了各級政府、各級文物部門和其他相關管理機構及其公民的職責、權利和義務,涵蓋了莫高窟保護管理工作的所有方面。
甘肅省文物局副局長廖北遠和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參加了新聞發布會,認為該《條例》是一部體系完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和影響的立法。它充分體現了政府對文物保護事業的高度重視,而且也標志著甘肅省文物保護領域的立法和依法管理進入了新階段。該《條例》實施之后,省文物局還將做一系列的宣傳工作,形成一個全社會都來保護文物的良好氣氛。
西氣東輸工程進展順利
橫貫中國東西的能源傳輸大動脈、西部大開發標志性項目——西氣東輸管道工程,自去年7月份開工建設以來,進展順利,工程施工日前已進入甘肅境內,3月1日起,甘肅段將全線開工。
西氣東輸工程西起新疆輪臺縣,東止上海市,途經新疆、甘肅、寧夏等10個省市區,全長3900公里,設計年輸氣量120億立方米,總投資400多億元。管道工程經過戈壁沙漠、黃土高原、太行山脈,穿過黃河、淮河、長江,是我國目前距離最長、投資最多、輸氣量最大、施工條件最復雜的輸氣管道。據甘肅省有關部門介紹,開工在即的西氣東輸工程甘肅段在甘肅境內將鋪設990多公里,占工程全線的1/4。管線從安西縣進入,途經酒泉、嘉峪關、張掖、金昌、武威、白銀6個市的11個縣市區,全段將設6個輸氣工藝站場及若干個加壓站。
西北最大生態園西部綠洲動工
東北有“虎園”,西安將有“狼灘”。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生態園區西部綠洲已開始動工興建,明年4月將建成運營。
該園區位于陜西省長安縣郭杜鎮西萬公路旁,總面積達2500畝。園內有20多個植物生態園區,8個生態館,300畝湖面,占地400畝的山體,大型項目如荷蘭風車廣場、侏羅紀石林、與狼共舞廣場、巨型生態文化雕塑、40畝的植物迷宮、四季飛蝶的蝴蝶館、禁毒教育的罌粟館、歐洲風情廣場等,均填補了西北及國內的空白。生態園內蛟河河灘是“西北狼灘”所在地,這里將放養紅色、灰色、白色三個種群的狼200多只,讓人們驅車穿行其中與狼共處,提供一個感悟生態文化的佳境,奏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