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有很多至今解不開的謎。在新疆各地,阿勒泰是這種“謎”最多的地方之一。那里有“湖怪之謎”、“佛光之謎”、“浮木之謎”、“變色湖之謎”等等。很多旅游者和探險家來到阿勒泰,都想一解那些千古之謎。
阿勒泰位于天山以北,是新疆最北面的一個地區(qū)。它的西北部與哈薩克斯坦接壤,東北部與蒙古國接壤。
阿勒泰聲名遠揚,是因為這里有一座跨國大山——阿爾泰山。“阿爾泰”一詞是突厥語,意思是“金子”。很早以前,人們就發(fā)現(xiàn),阿爾泰山是一座真正的金山,山中有72條大溝,溝溝都有金礦。千百年來,那里一直是淘金者的天堂。
過去,人們來到阿爾泰山,除了淘金子,就是買金子。當然,在舊中國,一些人來阿爾泰山,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搶金子。舊中國西部的黃金產(chǎn)地,個個都是是非之地,盜賊如麻,殺人放火,入礦搶金,都是平常之事。對昔日的金客來說,那一幕令人心酸,不堪回首。現(xiàn)在世態(tài)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來阿爾泰山,除了淘金子,購金子,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觀光旅游。
在阿爾泰山地區(qū)旅游,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觀賞變色湖,破譯變色湖之謎。
變色湖本名喀納斯湖。“喀納斯”一詞是蒙古語,意思是“美麗富饒而神秘”。蒙古人為它起這樣一個名字,是再貼切不過的。喀納斯湖是世界上著名的變色湖,說它美麗而神秘,一點也不過分。
喀納斯湖位于阿爾泰山西部的額爾齊斯河上游,湖面海拔1374米,面積約40平方公里,是一個很深的山間大湖,也是中國惟一屬北冰洋水系的內(nèi)陸湖泊。專家們考察后發(fā)現(xiàn),到了今天,喀納斯湖湖底還處在劇烈的斷陷之中,湖內(nèi)的沉積物,補償不了斷陷造成的湖底下沉,因此湖底還在不斷地加深。目前的平均水深120多米,最深處達188.5米,是中國最深的水泊。
喀納斯位于阿爾泰山森林帶的中部,從地圖上看,它的形狀像一支細長的豆角。這個湖,是第二次冰川期的復(fù)合冰川,后來,冰川經(jīng)過長期的創(chuàng)蝕,形成了今天的英俊模樣。如今湖的周圍,還有不少冰川遺跡,稍有冰川常識的人,都可發(fā)現(xiàn)這一點。
觀賞喀納斯湖,一年之中最好的季節(jié)是秋天;一天之中,最好的時間是早晨。每天早晨,湖面平靜如鏡,湖的周圍,峰巒疊嶂,森林遮天蔽日。遠處的雪山,近處的青山,再近處的綠樹,一齊倒映在藍色的湖水中。晨曦中,萬籟俱寂,湖光山色,如詩如畫。
不一會兒,太陽升起來了,爬上了山頭,越過了樹梢,把一道道金光射入湖中。剎那間,湖水發(fā)生了變化,剛才還發(fā)藍的湖水,變得碧綠碧綠。太陽的光線越來越強,湖水的顏色,由碧綠變成淡綠,變成鵝黃,又變成金黃……
這就是變色湖!它時而金黃,時而緋紅,時而淡紫,時而墨綠,時而湛藍,時而月白……五光十色的湖面,如色彩各異的綢緞在閃光,在飄動,似絢麗多彩的百花在爭艷。
過了一會兒,湖水又發(fā)生了變化,湖面上,有的地方變紅,有的地方變黃,有的地方變藍,有的地方變綠,有的地方變白……

如果秋天來到喀納斯湖,看到的湖水更讓人稱奇。秋天的樹林,被霜染得五顏六色,樹葉的色彩映入湖水,那湖水有了新的感應(yīng),顏色變幻更多,變得更快。從太陽初升到日掛中天,整個喀納斯湖像一部快速放映的風光片,一直處于飛快的變幻之中,處處流光溢彩,時時絢麗多姿,令人回腸蕩氣。
喀納斯湖為什么是個變色湖?引起湖色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民間有很多傳說,學者有不少解釋,但所有的傳說和解釋,都不能令人信服。喀納斯湖變色,仍然是一個謎。
變色,不過是喀納斯湖中的一謎。在喀納斯湖中,還有一謎,那就是湖怪。
很早以前,新疆就流傳著有關(guān)喀納斯湖“湖怪”的種種傳聞。有的傳聞,聽起來十分嚇人,說湖怪出現(xiàn)時,喀納斯湖面上會狂風怒吼,黑云翻滾,惡浪沖天。過一會兒,烏云散去,湖面上一片紅光,刺人眼目。這時,湖怪就會出現(xiàn)。在湖邊飲水的牛羊甚至野獸和人,都會被湖怪一口吞下肚去。
關(guān)于湖怪的本來面目,傳說更加離奇。有人說,湖怪是水中的龍王;有人說,湖怪是妖魔;還有人說,湖怪是成精的鱷魚。不管湖怪是什么,所有的傳說中,有一點是一致的:湖怪是個龐然大物,在湖中游動時,可以掀起兩三米高的浪花。它兇猛異常,一口可以吞下一個成年人。當?shù)啬寥苏f,來湖邊飲水的鹿和羊,常被它一口吞掉。
20世紀80年代,科學工作者利用各種先進手段,對哈納斯湖“湖怪”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并動用飛機在湖面上空偵察,最后發(fā)現(xiàn),所謂“湖怪”,實際上是一種巨型的大紅魚;湖面上出現(xiàn)一片紅光,是數(shù)百條大紅魚游出水面,身上紅色的魚鱗在陽光照射下形成的。
進一步觀察后發(fā)現(xiàn),這種大紅魚,學名叫“哲羅鮭”,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兇猛冷水性魚種。哲羅魚是一種食肉魚,生性十分兇猛,以小魚、野生水禽、水鼠、水獺甚至比自己小的同類為食。一條成年的哲羅魚,頭部寬達1米,體重可達70公斤以上。有人估計,喀納斯湖中有哲羅魚數(shù)百條之多,最大的達15米長,體重超過1噸。這樣的魚,一口吞下一個人是不成問題的。
其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有人就從喀納斯湖中釣到過一條巨型的哲羅魚。那魚大得驚人,當?shù)厝擞?7匹馬才將它的肉馱完。魚的鰓,像一個巨大的鍋蓋。這樣大的魚,多少年才能長成,無人知曉。
如果喀納斯湖中沒有湖怪,而是哲羅魚在作怪,那么,喀納斯湖中,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魚?這是又一個至今解不開的謎。
喀納斯湖畔,還有一個著名的“佛光之謎”。在大雨過后的清晨,站在湖西的哈拉開特山上,就可以看到壯麗的佛光景象。
佛光景象出現(xiàn)時,喀納斯湖上空濃霧升騰,美麗的云海上下翻滾,如萬馬奔騰,似錢塘潮涌。漸漸地,太陽鉆出云海,一束五彩光環(huán)會裹住你的身軀。這時候,你會看到,云層上有一尊高大的“佛”,“佛”身周圍是一片燦爛的佛光。那情景,讓你驚喜不已,也興奮不已!
喀納斯湖為什么會出現(xiàn)如此奇妙的“佛光”?至今還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然而,在喀納斯湖,更奇特的是“浮木之謎”。
在湖的上游北端,有一座長達1000多米的枯木大堤。那些枯木,一根根堆在一起,擁擁擠擠,有的木頭已經(jīng)腐爛不堪,散發(fā)著霉氣。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湖邊生長的樹木老了,朽了,倒入湖中,不向下游漂流,卻自動地逆水而上,擠到這里,堆成一座大堤。千百年來,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從來沒有停止過。
枯木為什么會逆水而行?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看來,這個謎只有科學家才能解開。
喀納斯湖周圍5000多平方公里,都是自然景觀保護區(qū)。這里有山地草原、山地森林、高山草甸、山地凍原帶、冰川恒雪帶,還有各種各樣的“謎”。這些謎,有待于人們?nèi)ソ忾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