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長最快的美國公司
《商業周刊》 7 月 7 日封面
到目前為止, 2003 年成長最快的 10 家美國公司分別是: 1.Aeropostale( 男女休閑服裝零售商 ) ; 2.Chico’s Fas( 女士時裝及飾物零售商店 ) ; 3.Odyssey Healthcare( 為晚期病患者提供求助 ) ; 4.Corinthian Colleges( 職業培訓專家 ) ; 5.Shuffle Master( 游戲設備生產商:生產自動洗牌機和游戲廳桌面游戲 ) ; 6.Hot Topic( 銷售青少年服裝及音樂制品的零售連鎖店 ) ; 7.Apollo Group( 為成年人度身定制教育培訓項目 ) ; 8.Cognizant Technology Solutions( 為信息密集型產業開發軟件 ) ; 9.Factset Research Systems( 提供全球金融及經濟信息 ) ; 10.Columbia Sportswear( 經常滑雪、徒步旅行和狩獵產品以及釣魚服 ) 。
培養員工的管理者意識
《銷售市場管理》 7 月號封面
管理技術咨詢公司 Accenture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 70% 的企業行政官認為,培養員工具有管理者的思想和見解,對于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雖然大部分管理者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但能很好執行的卻少之又少,這是很多企業生命力不長的重要原因。在過去的 20 年里,財富全球 500 強中有 2/3 的企業從排行榜上消失了。上個世紀 90 年代,沃爾瑪和凱馬特是兩家實力和經營策略都基本相當的超市。但是沃爾瑪更善于接受員工的意見和想法,
崛起的女企業家
《商業周刊》7月24日封面
對新一代的女企業家來說,成功的障礙依然存在,根據澳大利亞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表明,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到現在,在中小企業中,女性經營者一直在33%左右徘徊;在中小企業的控制和管理上,男、女企業家分別占54%和18%,蓁的28%為男女企業家共同控制和管理;過去七年中,在對澳大利亞增長最快的中小企業評選中,只有10%左右的企業是由女性控制的。西澳大學女性商業研究中心的Leonie Still教授已經研究女性企業家10多年了。他說,38歲以上比較成熟的女企業家一般都因受大企業“玻璃天花板”的限制,才出來自己創業的,因此她們保持了在大公司工作的嚴格謹慎的作風,相對于男企業家,她們往往不愛出風頭。而新一代24歲到37歲的女企業家,受教育程度更高、更敢作敢為,被很多專家看好。
“影響者”的力量
《廣告時代》7月22日
“影響者”(Influentials)一詞是由市場咨詢和研究公司RoperASW最早提出來的,它指的是只占美國人口10%的那部分非常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人,他們對其他90%的人在態度和行為上有很深的影響。RoperASW這樣形容美國兩千萬“影響者”,他們的家庭年收入超過了55萬美元,他們中80%受過高等教育,20%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近日,RoperASW與華盛頓郵報集團一起隨機調查了9000名受眾,期中06人被認為是“影響者”。調查發現,他們中的80%以上的人經常接觸互聯網,1/3的人在家里擁有寬帶接入;59%的人每天在線時間超過1小時,遠遠高于他們使用其他媒體的時間。而且,由于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影響者”對于其他消費者的影響力更強。
金融企業開拓教育市場
《華盛頓郵報》7月19日
美國專營教育市場的金融企業Sallie Mae宣布,公司二季度利潤幾乎增長了三倍,達到3.73億美元,并預期未來一段時期市場會變得更好。目前,美國教育市場的狀況是,不僅學生數量急劇增長,而且全國公立大學學費平均增長率達到了12.5%,學生必須通過增加貸款來完成學業。Sallie Mae不僅自己直接向學生發放貸款,而且還購買從其他貸款機構發放的學生貸款打包成資產組合,并證券化向投資者出售。Sallie Mae現在約700萬個借款人,并管理著830億美元的學生貸款,這比去年增加了10%。Sallie Mae以前是政府管理的企業,10年前與政府脫離關系,變成了一家私人公司。
數據庫集成日趨重要
《目標營銷》7月號封面
數據庫集成是把一些完全不同的數據整合在一起的過程,它能使營銷人員更好的制定營銷計劃。完善的客戶數據庫集成能為企業的營銷帶來很多機會,如交互銷售和促銷、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和選擇更合適的渠道等等。《目標營銷》雜志介紹了美國三個不同的公司成功運用數據庫集成提升企業營銷能力和競爭力的案例。體重控制公司詹妮·克雷格公司( Jenny Craig )在全國有 450 多個體重控制中心,每個中心都收集了大量零散的顧客資料。從 2002 年 10 月開始,詹妮·克雷格公司開始清理公司的客戶數據,并建立一套集中的客戶數據存儲系統。在 Ascential 軟件公司企業集成套裝軟件的幫助下,公司發現了大量錯誤的和無用的客戶數據,并對現有的客戶數據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了重新整理。每個中心都能察看和更新顧客的資料,并針對不同的客戶制定最適合它們的體重控制計劃。顧客的滿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中國的挑戰
《電子商務》 7月號封面文章
在過去的十年里,由于中國大陸具有勞動力低廉、市場潛力大等優勢,電子公司紛紛在中國大陸設立了制造工廠和研發中心。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2002年中國半導體市場的規模達到了170億美元,年增長率達到了18%到20%。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就是電子公司的天堂。美國紐罕文大學的管理學教授Usha Haley說,70%在中國開拓業務的公司并沒有在這兒掙到錢。東芝集團計算機系統部的高級副總裁Gary Weaver對此提出了如下4點建議:1、在中國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至關重要,它們不僅僅要和當地政府有很好的關系,而且不會偷走你的知識產權;2、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一旦中國生產線出現任何問題,公司仍然可以使用其他國家或本國的生產線;3、盡量多啟用中國本地員工和管理人員;4、現在中國大陸也許對很多公司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但是一定要有耐心,從長遠來看,中國大陸是一個非常值得駐足的地方。
非傳統營銷手段大行其道
《消費者觀察雜志》 2003年夏季封面
現在營銷界出現了大量的新名詞,如街道營銷( Street Marketing )、游擊戰營銷( Guerrilla Marketing )、背叛者營銷( Renegade Marketing )、埋伏式營銷( Ambush Marketing )、虛擬營銷( Virtual Marketing )、過濾性營銷( Viral Marketing )、先鋒者營銷( Vanguard Marketing )等等。其實它們指的都是避開傳統的大眾廣告媒體,和消費者直接建立聯系的營銷方法。如索尼愛立信公司在推出 T68i 手機時就聘請了很多人在紐約和洛杉磯的大街上扮演夫婦,他們請求路人幫他們用索愛 T68i 手機幫他們拍照,從而達到了宣傳產品的目的。福特在推出“焦點”( Focus )型號汽車時,把最新型的車送給了麥當娜等明星的工作人員,這樣福特的車總是能出現在很多時尚場所,從而引起目標消費者的注意。根據麥肯錫咨詢公司 2002 年 5 月的一項調查顯示,有三分之二的消費品的銷售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口碑營銷等非傳統營銷手段的影響。
付費搜索 發現網上財富
《金融時報》 7 月
在使用Google時,搜索結果上方會有一些包含鏈接的綠色小框,而在 網上賺大錢的少數法寶之一。這些框中的鏈接指向不同的站點,其擁有者為能在搜索結果中顯示而支付了費用,這種操作被稱作“贊助式”,或“付費”搜索。網站擁有者通過競標,“購買”到一些搜索時的常用語,付費越多的站點在搜索結果中排的位置就越靠前。
2002 年,全球付費搜索的市場規模比 2001 年擴大了 3 倍,達到 12.6 億美元。預計今年將增長 50% 以上。贊助式搜索對廣告客戶的吸引力顯而易見,互聯網廣告業正受困于廣告空間富余、客戶短缺的現狀,而“贊助式”搜索則提供了一個回報更快捷的選擇。據稱, Google 的廣告客戶平均獲得 2% 的回應率,這一數字比“標旗”廣告( banner ads )的效果好出 10 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