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記憶”的生意《商業周刊》 2003 年 9 月 1 日
經常性的短時失憶,是一種在老年人里發病率很高的病,更加嚴重的事,每年 15% 患有 MCI 的人將轉化成阿爾茲海莫氏 癥( Alzheimer ), 最終造成記憶力、判斷決策力、方位感、注意力和語言能力的損傷。 現在,全世界有超過 60 家生物和制藥公司在研究能改善記憶的藥物,其中有 40 家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有關的藥物就能夠上市。 10 年內, 77% 的“嬰兒潮”一代將超過 50 歲,其中 25% 的人將不同程度地患上“老年癡呆癥”,至少有 2000 萬 60 歲以上的美國人出現了 MCI 癥狀, 450 萬人患有阿爾茲海莫氏癥。到了 2050 年 , 美國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將增至 7000 萬 , 其中 1320 萬將患上阿爾茲海莫氏癥。生物制藥公司在這個市場上的競爭將異常激烈。
藍色革命 《經濟學家》 2003 年 8 月 9 日 封面
野生魚類的捕撈活動正在減少,且大多處于虧損狀態。水產養殖業的低成本和技術進步將使海洋捕撈的競爭力越來越差。水產養殖業具有積極作用,因為它是一條重要的扶貧途徑,還可以為子孫后代節省海洋資源。但水產養殖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從有利的方面講,羅非魚等草食性魚類與扇貝、貽貝和牡蠣等濾食性魚類可為世界魚類供應帶來凈增加,這些水產品的養殖在全世界水產業中占 80% 。鮭魚和海鱸魚則代表了不利的方面,因為它們以海洋捕撈的野生魚為食。如果此類養殖(已經在發達國家廣為流行)在其他地方也流行起來,就可能加重世界魚類供應的壓力。目前,水產養殖業尚未超越國界,但是如果變為跨國際水域的大行業,則可能成為污染大戶。此種遠洋水產養殖需要有配套的通用國際標準。
投資下一個臺積電 《今周刊》 7 月 25 日 封面
放眼未來10年,能夠再次引領下一波臺灣電子產業風騷的,不會是半導體業,也不會是電腦產業。這顆耀眼的新型,肯定是即將掀起全球視覺革命的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ET-LCD)產業。未來數年內,臺灣TFT-LCD產業將投入近八千億元新臺幣,與韓國競逐全球霸主地位,這個數字大約占了臺灣一年GDP的8%。一旦這些投資陸續完成,LCD產業將創造超過一兆新臺幣以上的年產值。臺灣當局在推動“兩兆雙星”的產業策略中,將LCD與半導體兩大電子主流產業,并列為未來將為臺灣創造上兆元產值的重點產業。臺商在全球LCD行業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從兩年前的不到兩成,一路增長到目前的34%,緊跟在韓國的37%之后,在產業發展上已經取得與韓商平起平坐的實力。 加入這場競賽的電子大亨,包括明基的李焜耀等幾位坐擁數千億市值的企業主。十年前錯過機會投資臺積電的,這一次絕對要抓住LCD產業。
51%臺灣新世代搶搭西進最后列車《今周刊》 2003年8月2日 封面
很多臺商懊惱沒有在 1989 年低潮時進入中國,喪失了中國十年發展的黃金歲月。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年紀在 20 歲到 35 歲之間的新世代,他們想要在 2005 年之前,站穩腳跟,在中國為自己創造成為第二個王永慶的機會。他們相信在奧運帶動中國新一波經濟起飛的同時,也就是他們這一代崛起的最大機會。根據官方數據顯示,在未來五年間,北京當局還將投下 2800 億人民幣的巨額建設資金,創造 5 到 10 倍的商機;所有經濟數據也指向未來 10 年,中國將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區域。對同文同種的臺商而言,相關商機更具有想象空間,特別是在房地產、金融和新興社會服務的第三產業,甚至包括教育、衛生、醫療和科研等知識含量高的產業,其蓬勃發展的速度,都一再成為全球外商津津樂道的焦點話題。
卡夫改弦易轍,幫消費者減肥 《廣告周刊》 2003 年 8 月 封面
美國最大的食品集團 – 卡夫( Kraft )宣布,該公司將由專家審查其所有產品的營養成分,并采取包括減少包裝分量、取消學校內促銷等行動協助消費者對抗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有人認為該公司此舉是為了避免像 La Vencedore 公司一樣被控告,而導致關門停業。但是輿論都稱贊這種做法能帶來良好的后果,認為讓兒童減少卡路里數量將對解決肥胖問題有巨大的影響。卡夫生產的產品包括卡夫乳酪、 Nabisco 小酥餅、 Oscar Mayer 肉類和 Post 麥片等等。這個專家小組將決定個人包裝的產品,如 Oreo 小酥餅,每包適當的卡路里含量和其他健康標準,并提出改進產品的內容、甚至替代產品的建議。該公司希望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此標準,在兩到三年之內開始執行。他拒絕說明產品的價格是否會改變,只表示價格將“非常具有競爭性”。
制造業回歸 《一周商業評論》 2003 年 8 月 7 日 封面
隨著澳大利亞經濟的復蘇,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和零售業等傳統行業度過了近 10 年的低迷時期,慢慢開始復蘇,同時,服務業在澳大利亞的主導地位也慢慢開始動搖。《一周商業評論》與跨國產經資料庫公司 IBISWorld 合作,對澳大利亞的私人企業(即沒有上市的公司) 2002-2003 財年的運營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建筑行業的收入在 2002-2003 財年增長了 22.1% ,與此相關的家庭用品零售行業也增長了 10% 。例如,銷售白色家電和家用電器電腦的連鎖零售商 Bing Lee 去年營業額增長了 16.3%, 家居用品連鎖零售商 Reject Shop 去年的營業額增長了 11.2% ,汽車經銷商和零售商營業額平均增長了 7.6% 。澳大利亞商會( The Australian Industry Group )七月份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制造業的五個部門最為活躍,它們是交通設備、金屬制品、機械設備、造紙印刷和紡織品。
世界 IT 企業 300 強《電子商務》 2003 年 8 月 封面
美國《電子商務》雜志根據各公司最近公布的上財年 IT 行業的收入,排出了世界電子商務 300 強企業。排在前 15 位的公司分別是: 1 、 IBM ,收入 81 , 186 百萬美元; 2 、惠普,收入 63 , 083 百萬美元; 3 、日本松下 Matsushita 電子元件公司,收入 57 , 872 百萬美元; 4 、西門子公司,收入 46 , 165 百萬美元; 5 、 NEC ,收入 39 , 183 百萬美元; 6 、富士通公司( Fujitsu ), 收入 37 , 646 百萬美元; 7 、索尼公司( Sony ),收入 36 , 466 百萬美元; 8 、戴爾( Dell Computer ),收入 35 , 404 百萬美元; 9 、東芝( Toshiba ),收入 34 , 533 百萬美元; 10 、三星( Samsung ),收入 33 , 880 百萬美元; 11 、諾基亞( Nokia ),收入 31 , 465 百萬美元; 12 、微軟( Microsoft ),收入 30 , 785 百萬美元; 13 、日立( Hitachi ),收入 30 , 739 百萬美元; 14 、英特爾( Intel ),收入 26 , 764 百萬美元; 15 、摩托羅拉( Motorola ),收入 26 , 679 百萬美元。
100 大領先的媒體集團 《廣告時代》 8 月 特別報道
最近,《廣告時代》公布了第 24 期一年一度的世界媒體集團調查,其中,有線電視依然是媒體集團中最耀眼的明星。 2002 年,有線電視公司平均增長率為 10.3% 。根據各大媒體集團的營業收入,排名第一的是總部在紐約的美國在線 – 時代華納 ( AOL Times Warner ),收入為 28 , 629 百萬美元;第二位的是總部在紐約的維亞康姆集團 ( Viacom ),收入為 16 , 326 百萬美元。總部位于紐約和加州伯班克的沃爾特 - 迪斯尼公司( Walt Disney Co. )排名第。在前十名中,除了排名第 7 的是總部位于澳大利亞的新聞集團外,其余均為美國公司。 而新聞集團最近斥資 66 億美元控股了排名第 8 位的美國 DirecTV 衛星廣播集團。
維亞康姆盯上德國戶外廣告商 2003年8月2日 《路透財經新聞》
Viacom首席執行官Sumner Redstone周六確認,公司將購買德國最大的戶外廣告商Deutsche Staedte-Medien(DSM)。DSM公司在德國的28個城市擁有價值2.85億歐元廣告牌和廣告設施,公司同意在今年底出售公司。此次交易也引來Viacom的法國競爭對手和德國本地一些其他的競爭對手的注意力。Viacom首席執行官Sumner Redstone稱,公司已經在歐洲購進五家這樣的廣告公司,控制了這個市場的10%左右業務。德國金融中心法蘭克福和慕尼黑都在這28個城市名單中,銷售這兩城市的廣告就可獲得此次交易的40%左右的利潤。
惠普力推各項家用數字產品《今日美國財經報道》 8月13日
惠普公司公布了一項公司64年歷史上首次采取的最大促銷消費產品計劃。這項計劃將持續整個秋天,在電視和紙介媒體上的廣告開支將達2億美元。這項計劃中的產品包括上百個新的或升級的個人電腦、打印機、數碼相機,以及一些家用綜合數字設備。惠普預計今年在這個領域內的營業收入為180億美元,約占公司總營業額的四分之一。為了更好地組織這次促銷活動,公司在全國設立免費咨詢電話,在舊金山、紐約等大城市的零售店設立使用培訓中心。公司遵循的用戶原則是,簡單、簡單、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