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每當這首歌在我耳畔回蕩時,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一個男孩吃力地伏在叔叔的背上,叔侄倆在已近黃昏的夕陽下佝僂地、緩緩地走出校園。此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問自己: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學生?
他就是我們班的李強(化名)同學。小學三年級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導致他下肢病變,從此就再也站不起來了。就這樣,一個本應享有花季的所有快樂的少年,卻只能靠家長背著十能上學。
剛入學時,他常常是手中拿著作業本,卻不敢請同學代他交上去;上課時,他偶爾矜持地將手微微舉起,而當我滿懷欣喜地請他回答問題時,他總是支吾幾句后,就再也說不下去了;下課時,他常常是無奈地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從他身邊走過,自己卻……
一天,我站在班級門口。一陣風吹來,我不禁打了個寒戰:天涼了!我俯身問李強:“坐在門口冷嗎?”他搖了搖頭。午間,他的叔叔來接他時,我向他的叔叔征詢意見:“天越來越涼了,將他的坐位調到里面如何?”他的叔叔說:“不用了,就讓他坐在門口吧,這樣每天背進背出方便些。”我突然想起早晨天氣預報說,兩三天后將有寒流襲來,況且冬天就要來了。于是,我到商店買了一些棉花、紗布和棉布送到零活店,請他們下午抓緊時間給縫制一床小被。第二天早晨,我將小被交給李強,并叮囑他記得每天上課時蓋在腿上。為了不讓小被滑落,我就在上面縫了一根繩,并囑咐坐在后面的同學每天幫他把被子蓋好,然后系在椅子上。也許是{白麻煩同學,漸漸地,他不愿再將小被拿出來,于是我幫他把被子按在桌子上,只希望這個小被在寒冬里能為他遮一絲風寒。
每逢體活課、體育課,同學們都盡量把他背到操場上,讓他看著同學們玩或者和同學們一起玩。他不想出去時,我就向他推薦一些有思想教育意義的文章,讓他閱讀,然后利用課余時間我們共同交流,希望這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能給他啟迪和鼓舞……
愛是每個人內心最美好的情愫。從李強入學以來,學校的許多領導、老師、同學都給予他無私的關懷和幫助。英語、數學等老師還經常和他談心、幫他補課;尤其感人肺腑的是體育組的幾位老師還多次背他上廁所,為他擦屎接尿……點點滴滴令人感懷。在這個大家庭中,人人心中都裝著李強同學。所有的大型活動,同學們都把他背到會場,讓他與同學們一起感受校園文化,感受群體的氛圍,感受集體的溫暖。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常被別人關心、愛護,就能學會用自己的愛心去關懷、愛護別人。”漸漸地,他不再像剛入學時那樣拘謹、靦腆、敏感,他開朗、樂觀、自信了許多,而且承擔起班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完全地將自己融入到這個集體中,用心來關愛著這個集體。
由此,我深深地感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開啟人們心扉的鑰匙。一名殘疾學生的心靈好比荷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而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就會破碎,這就更需要倍加呵護。人們常說:“大愛無言,真愛無痕。”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真誠、真情、真愛都是打開心鎖的鑰匙。它能使每一枝被霜打過的“鮮花”都恢復生機,吐露芬芳;它能使每一顆失落的心都重拾自尊、自信,回歸集體,融進社會。
如果說,父母的愛源自一種無法割舍的血脈,那么,教師的愛則源自一份無比崇高的責任。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無私的愛能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使迷茫的雙眼找到方向,讓彎曲的脊梁變得挺拔,給怯懦的人們帶來自信。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創造希望。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第124中學)
責任編輯/郎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