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天氣還是相當?shù)臒幔鋵崟r序已經(jīng)進入秋季了。秋天,是由熱轉寒的開始,養(yǎng)生的重點之一,自然就是在如何適應這由熱轉寒的過程。
秋天究竟是從什么開始的呢?依中醫(yī)的計算方法,是指農(nóng)歷7月到9月,精確一點的說,是從立秋開始到立冬結束。其中,中秋節(jié)是氣候轉化的分界點。
秋季的特性
古代的書籍中提到:“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意思是說,在秋天這個季節(jié),陽光漸漸變弱,陰氣也開始生長起來,這個時候,也正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基本上,秋季的特性換,就是由熱轉寒,秋季也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此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會隨著由熱轉寒的情況,相應改變。
防燥護陰
那么,秋天該如何養(yǎng)生?《黃帝內經(jīng)》說:“秋冬養(yǎng)陰。”也就是說,為了適應秋天陰氣漸漸生旺以及萬物“收”的特性,要好好的養(yǎng)收氣和養(yǎng)藏氣,在陰氣漸旺時涵養(yǎng)陰氣,是最事半功倍的了,而保養(yǎng)體內陰氣的關鍵在于:“防燥護陰”。
為什么防燥?中醫(yī)認為燥是秋天的主氣,稱為“秋燥”,這種情形在很久不下雨的情況就會出現(xiàn),此時,人體的津液會因干燥而耗損,主呼吸的肺也會受到傷害,所以要注意多吃一些滋潤陰燥的食物,而且要少吃辛辣,多吃酸。
隨著天氣轉涼,穿衣保健也非常重要。秋天天氣多變,要適時的增減衣服,避免因為衣服加太多而出了一身汗,造成津液耗損、陽氣外泄。不過秋天添加衣服,還有另一種養(yǎng)生智能,重點是要在秋天練習“經(jīng)得起秋凍”的能力,也就是天氣一冷不要急著添加很多衣物,而是要讓自己有機會接受“秋凍”的鍛煉,這樣身體的御寒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就可以增強體質了。不過,老人家或小孩子抵抗力較弱的人,就要視情況而定了。
保持思想的清靜,愉快走過秋天
所謂“秋風秋雨愁煞人”。秋天是最容易造人們的情緒低落和多愁善感了。所以秋天時的精神涵養(yǎng),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情緒因為秋天陰沉的天氣而一直低落下去。有陽光時,就盡量讓陽光圍繞自己,在室內也要盡量注意光線充足,避免松果體分泌過多的“褪黑激素”,使細胞“癱瘓懶散”,而讓情緒更加的低落。
如果情緒真的不好時,最好的方法是轉移注意力,適當?shù)倪\動、出外郊游都可以讓心情愉快。所謂“看書解悶,聽曲消愁”。看書、聽音樂也是讓精神愉快的好方法。
那么秋天適合聽什么樣的音樂呢?《黃帝內經(jīng)》曾指出:“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yǎng)秋收之道也。”簡單地說,秋天在精神調養(yǎng)上的重點是清靜養(yǎng)神,所以聆聽可以平心靜氣的音樂是最好的了。
當然,你也可以憑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音樂。一般而言,在秋天這個會帶來愁緒的季節(jié)里,心情上是要保持清靜而愉悅,而且要不斷的收斂神氣,因此選擇的音樂要避免太過悲傷,也不要太過狂放,音樂聽起來平靜舒適,還帶點柔柔陽光的感覺會更好,這樣就不會秋下一心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