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對梁靜茹這位歌手有些好感,唱功不錯,唱的歌也不會刻意渲染一些流行的元素,保有著一份純真。當梁靜茹的表哥張智成也步入歌壇的時候,大家發現原來哥哥的性格和妹妹真有幾份相似,第一張專輯《MAY I LOVE YOU》清新自然的RB起了一個不錯的開頭,雖然每每被拿來和周杰倫、陶喆比較,但和后兩位的喧囂創新不同,張智成的RB更像是田間傳來的青草幽香,離人的心靈更近一些。在推出新專輯《凌晨3點鐘》的時候,張智成敞開心扉,談了一路走來的心路。
原本是個網絡歌手
現在歌壇大部分的歌手都是被星探挖掘,或者是某個歌唱比賽的優勝者。張智成出道的經歷則顯得與眾不同,當然也有趣得多。在老家馬來西亞的時候,那里有一家網站叫做“音樂是什么”,專門負責錄制業余歌手的歌曲,然后將歌曲放到網站,供網友下載。而張智成就是網站的簽約歌手。1999年,他創作的一首“不夜城”在馬來西亞引起網友的狂熱追捧,他立刻被當地唱片公司相中,并在2001年推出第一張專輯《名字》,不久之后,他到臺灣發展事業。
說起這段經歷,張智成的興奮溢于言表,但很不幸的是,“音樂是什么”網站因為經營不善已經倒閉了,張智成只得靠著回憶去紀念那段日子。
梁靜茹童年趣事
有了明星親戚的幫襯,進入娛樂圈的道路真的會順利很多。謝霆鋒之于謝賢,陳司翰之于陳慧琳無不如此。最大的便利就是當你做宣傳時只要介紹是某某的表哥或者堂妹,就能吸引不少眼球。張智成對此直言不諱。
每次做宣傳他都免不了受到妹妹梁靜茹的“提攜”。梁靜茹先從馬來西亞老家到我國臺灣發展,所以常會向張智成敘述一些在臺灣的生活感受,讓他后來收益不少。張智成還透露了一些兄妹的生活趣事。
由于兄妹倆從小玩到大,感情特別好,張智成說那時的梁靜茹不像現在這般干干凈凈的,那時的她呆呆的,嗲聲嗲氣,還戴著一副近視眼鏡,所以當時梁靜茹有一個綽號叫做“四眼妹”。念初中的時候,張智成曾經在梁靜茹家住過四年時間。馬來西亞天氣炎熱,每天的沖涼是必須的生活程序。不過他們家卻把沖涼變作了每日的享受。原來一家人都喜歡唱歌,于是便把回聲效果好的沖涼間當作了開演唱會的絕佳場所。張智成還透露了四個人不同的愛好。姨丈唱的是費玉清,阿姨則喜歡唱甄妮,張智成一般愛唱張國榮和張學友,最好玩的還是妹妹梁靜茹,一丁點兒大的人就捏著嗓子學成熟女人林憶蓮和潘美辰了。
我要做你們的小王子
張智成在推出《凌晨3點鐘》后就被大家冠以樂壇“RB小王子”的稱呼,意思是要和周杰倫他們較勁,但張智成的理解卻和旁人有很大的不同:“為什么叫我小王子?可能他們覺得我可愛吧。我希望自己永遠不要變老,像個小王子那樣一直陪伴在大家的身邊。”
很多人說歌手應該有些星味,可張智成怎么看怎么覺得像是隔壁家的大哥哥。在美男當道的當今娛樂圈里,這其實是很吃虧的一件事情。張智成說,要和美男們競爭真的是很難的,但如果我不打扮,競爭會更難。于是新專輯特地跑到了日本定造型,想讓自己看上去還有那么些味道。最讓張智成不滿的是自己的身高:“我這樣的身高很難買衣服的,所以下次我到上海來,你能不能陪我去買衣服?”真的是像一個小孩子那樣單純可愛。
走過四季,陪伴寂寞
《凌晨3點鐘》大膽打出“陪伴系情歌”旗號,和療傷情歌一刀兩斷。張智成對此有深刻的體會。從馬來西亞跑到臺灣,人生地不熟,除了工作身旁沒有一個朋友,即便是再療傷的歌曲,也不能排解心中揮之不去的寂寞。那時的自己就像一個孤魂,在夜燈初上的臺北街頭,除了自己的住處,哪里都去不了。
在那段日子里,他學會了用運動來緩解寂寞。跑步、游泳,累了以后旁觀這個陌生的都市,看看都市中的人們是怎么生活的。漸漸的,他從冬天走到夏天,從秋天走到另一個冬天,他開始熟悉這個城市的一切開始懂得他們的生活,并學著與他們成為朋友。有一天,他發現他不再感到寂寞。
張智成說:“人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人,你越抗拒寂寞它只會更加濃烈,如果你平靜地接受它,或許會有新的感悟。如果拿一件事物比喻寂寞,我的感覺是一杯雞尾酒或者咖啡,剛入口時有些許苦澀,回味卻是無窮的。沒有人能療誰的傷,因為寂寞本來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最后張智成勸戒天下的人們:沒有一個人能永遠陪伴在你的身邊,該放棄的時候要學著放棄,這才是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