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共有117間新上市公司,集資總額520億港元,預計在2003年將有110間新上市公司,集資總額將減少到250億港元
2002年全年回顧
1. 一般概況
影響首次上市集資市場的全球因素
◆ 美國經濟尚未復蘇
◆ 跨國企業正在重整其經營模式
◆ 利率持續下降
◆ 中國國民生產總值預計持續增長
◆ 投資者持謹慎態度
◆ 憂慮可能發生的美國-中東戰爭
影響首次上市集資市場的本港因素
◆ 香港經濟依然未能復蘇
◆ 香港政府再面臨財政赤字
◆ 消費者信心指數和香港股市成交額仍處低位
◆ 繼續融入中國大陸的經濟體系
◆ 中國入世效益仍待體現
2.首次上市集資公司概要 (至2002年12月31日)
I.數目

◆ 2002年共有117間 (歷年最高)新上市公司,而2001年只有88間。
◆ 主板新上市公司的數目由31間增加至60間,但創業板新上市公司數目則保持不變。

◆ 背后原因
○ 9間投資公司根據主板上市要求第21章之規定在主板上市。
○ 其他地區如韓國、臺灣地區企業選擇來港上市。
○ 在亞洲金融危機后,企業有足夠時間來建立3年營運記錄的上市要求。
○ 在112間首次上市集資的公司中(不包括5間以介紹形式上市并未有集資的公司), 有86間公司的集資額于1億港元或以下。
○ 基于2002年年初的正面市場氣氛影響,2002年第一季分別有18間和17間公司在主板和創業板上市。
II.集資金額

◆ 2002年首次上市公司集資金額大約占香港股份集資總金額(截至2002年12月20日為1077.7億港元)的48%(2001年該比例為40%)。其余的52%主要是原有上市公司通過配售、供股和代價發行等方式籌得。2002年首次上市公司集資金額的比例為近5年來最高。

◆ 2002 年首次上市公司的集資總額520億港元,為去年同期的一倍。


III.其他觀察
A)盈利

B)市盈率



2003年預測
1.2003年預測(全年)

2.預測市場趨勢
◆ 香港將繼續作為中國主要的國際融資中心。
◆ 香港股市于2003年將持續波動,恒生指數預料將浮動于8500點至11500點之間。
◆ 2003年之較大型首次公開招股項目將為內地金融公司及房地產公司。
◆ 創業板市場仍將吸引更多新興公司和國內民營企業來港上市集資。
◆ 更多國內中小型民營企業因未能達到主板的H股上市要求,而選擇以H股的形式在創業板市場上市。
◆ 將有更多公司由創業板轉至主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