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聽Pearl Jam去年推出的這張《Riot Act》時,正好接到滾石樂隊\"因故\"取消上海演出的“噩耗”,心情大為不爽,頗想就此在家中鬧點事,比如砸東西罵娘之類。可1715年英王喬治一世頒布了\"取締鬧事法\"(Riot Act),Eddie Vedder又偏把這作為新專輯的名字。所以,我遏制了自己的暴力傾向,安靜地坐下來,把《Riot Act》推進(jìn)光驅(qū)。馬上,就傳來上面這段歌詞:
我想搖晃
我想擺脫
我想離開
離開我的思想
吶喊
仍然驚詫于Pearl Jam這些老將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前陣子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到貶低這張專輯的文字,中文英文的都有,心下頗不以為然。Grunge風(fēng)光那會兒,Nirvana是憑借著感性征服我的,而Pearl Jam,卻有著更為扎實的底蘊,相對理性不少。但這種理性在《VS》和之后幾年被Grunge的旗幟攪混了,至少對歌迷而言是如此。現(xiàn)在10年過去,回過頭來想想,Pearl Jam還是值得回味和紀(jì)念的。
I've lived all this life
Live an ocean in disguise
I don't live for ever
You can't keep me here
活著
偽裝著
生,不永恒
你亦無法
讓我駐足
這張專輯豐富而扎實,樂隊早期狂暴而極具破壞性的風(fēng)格被編曲簡潔的傳統(tǒng)藍(lán)調(diào)和民謠所取代,情緒抒發(fā)更為內(nèi)斂,在Grunge的厚積薄發(fā)上,甚至加了不少World Music的元素。Vedder微顫的嗓音依然是標(biāo)志性的,聲線中的焦慮和不安直鉆入耳。加上Jeff Ament的貝司,Stone Gossard、Mike McCready的吉他以及Matt Cameron的鼓,穩(wěn)健拓筑層次,讓人清晰感覺到Pearl Jam的實力。
I wanna race with the sundown
I want a last breath
I don't let out
我想與日落賽跑
抓住最后一抹呼吸
不讓她消逝
專輯中間的幾首歌漸漸把混亂的情緒拉向高潮。我想起之前為滾石樂隊的演唱會奔忙的兩個月。老友突然打來電話:“就像……明天就要結(jié)婚了,可女朋友今晚卻跑了……是一場空!”哽咽。Vedder的聲音低沉悲戚,拖得長長的如日落的地平線。封套上的兩具骷髏棋子被安置在日落前的窗臺上,隱約是一男一女在作死生離別。
Forgive every being
The bad feelings
It's just me
I won't wait for answers
You can't keep me here
原諒
每個活物
沮喪
不再等待答案
你亦無法
讓我駐足
封套是Pearl Jam的貝司手Jeff Ament親自設(shè)計的。黑色,透著混亂和悲情的氣息。隊員們?nèi)虆⑴c制作,還請來曾制作《Vitalogy》的Adam Kasper出馬。Kasper還曾經(jīng)是Nirvana(Foo Fighters)和Weezer的制作人。混音的部分則力邀搖滾界當(dāng)紅巨匠--曾為Korn、Limp Bizkit和Red Hot Chilli Peppers混音的Brendan O'Brien擔(dān)當(dāng)。
I wanna rise
And say goodnight
Wanna take a look on the other side
我想升起
道聲晚安
看一眼
晝夜的另一邊
無疑地,這張作品是成長了的Grunge樂迷重溫舊夢的最佳選擇。可一遍過后,我突然覺得自己以后不會敢于去重溫初次聆聽的感覺。那樣的話,不僅可能會使我憶起失之交臂的滾石演唱會,還可能憶起失之交臂的幸福。回過頭,我僅僅又聽了一遍開首的這一曲--\"Can't Keep\"--流暢的旋律中透露著死亡的議題。在這三分半鐘內(nèi),人的情緒是糾結(jié)的,盤旋,無法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