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信息產業部的官員們因為拒絕公開拍賣3G牌照而贏得了一片稱贊,但現在他們很可能同樣因為保守而錯過中國3G發展的最佳時機
作為一名電信消費者,我希望自己現在日本、英國或者意大利,在那里,3G服務將讓我的手機通話費比過去至少節省一半,不用擔心掉線而且還可以下載英超意甲和性感女郎寫真。即便讓我身處美國、韓國、港臺或者歐洲的其它地方,只要耐心一點,今冬明春就可以看到3G的遍地開花。
但可惜我還呆在中國內地,不得不承受著雙向征收的昂貴資費,不如人意的通話效果和掉線,更郁悶的是,這個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眼下連3G的影都還沒見,而關于何時發牌的猜測與爭論已經持續了3年。就像一出冗長乏味只能靠花邊消息來制造懸念的肥皂劇,現在人們唯一關心的只是它何時可以結尾。
高高在上的信息產業部官員們依然迷戀著“全國一盤棋”時代的權威,他們情愿把何時上馬3G的決定權全部捏在自己手中,并承擔所有的相應責任。而順理成章的結果就是,他們下意識地采取謹慎保守甚至觀望等待的策略。
三年前,這種保守讓他們拒絕公開拍賣3G牌照并因此贏得了好名聲,但三年后,同樣的保守可能會斷送中國3G產業發展的大好前程。
到底有什么理由可以讓3G發牌一拖再拖?
建設資金不是問題。不像歐洲的同行,中國的運營商沒有為3G牌照多花數百億美元的冤枉錢。所有的國內運營商都保持著較好的盈利狀況。而且資本市場和國外巨頭都愿意參與買單。
數據服務不成熟?終端不支持?沒錯,這些問題在歐洲和日本3G啟動的初期確實存在。但近來已經得到了明顯改善,而且移動數據業務的發展和3G本身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關系。如果3G遲遲不能推出,彩信、企業電郵、視頻游戲等又談何發展。
當然,還有一個所謂民族標準的問題。且不討論這個僅僅擁有不到8%自主專利的TD-SCDMA標準到底能帶來多少收入,大唐在商業應用方面進展緩慢,而國內幾大運營商都已經明確暗示頂多將TD-SCDMA作為補充考慮。在這種情勢下,還有必要干等一個非主流的標準成熟而坐失更大的產業機會嗎?
讓我們算一個大賬。根據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的測算,如果按2005年正式啟動,到2010年,中國3G市場的網絡基礎設施投資可能超過5000億元,終端設備的銷售總額也將達到5000億元,兩者相加就是1萬億元。而給電信運營商帶來的業務收入累計也可以達到1萬億元。而間接影響上,3G的導入將為中國創造過萬億元規模的配套產業機會,每年至少可以帶動1%的GDP增長。3G將成為房地產和汽車之外的又一個支柱產業。
時間已經不多。根據國際著名電信咨詢公司YANKEE集團的估計,運營商至少需要24-36個月時間規劃網絡、市場和基礎設施建設。在收到運營商訂單后,設備提供商還需要6-12個月的時間生產。即便2004年上半年頒發牌照,中國3G的正式啟動也將要到2005年左右。這時歐美和日本已經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
立即發牌將有利于打破目前的寡頭壟斷局面,完成電信分拆沒有完成的事情。3G這種革命性技術帶來的成本優勢和差異化必將為新進入者提供強有力的競爭武器來迅速改變整個市場競爭格局。
立即發牌還將給中國的制造廠商帶來發展機會。華為、中興都可在標準供貨時間內提供商用的WCDMA或CDMA2000設備。專家也指出,以現有實力來看,如果中國選擇WCDMA或者CDMA2000標準的話,國內廠商不僅可能占到國內50%左右的3G市場份額,還可在全球3G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捎捎趪鴥?G遲遲不能商用,使得他們的設備失去了重要的商用經驗,難以進入國際市場,而國外設備制造商在國外3G項目中陸續商用,也極大地增強了他們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正陷入低端手機價格戰困局的國產手機業。
我相信,考驗信息產業部監管能力的時候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