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老梁到機關時,才22歲,大學剛畢業。在那時,真夠氣派的。領導當然重視,一進來,就讓他做了秘書。
梁秘書勤學苦練,幾年下來,筆力果然鍛煉得爐火純青。于是,“筆桿子”的美譽,就在機關傳開了。
幾年后領導退休,新領導上臺,該升的升,該貶的貶。老梁當了辦公室的副主任,主持工作。辦公室同時進了一名剛畢業的學生做秘書。學生剛出道,筆力嫩著呢,加上沒摸透領導的性格,寫出來的東西亂七八糟,改都沒法改。領導就常讓老梁操刀重來。為靜心寫材料,老梁就常常不坐班,躲在家里寫。機關辦公室事多,頭兒不在,辦起事來就不方便。領導考慮了一下,決定成立一個行政科,讓小青年負責,以減輕老梁的擔子。于是,主持工作的梁主任,實際上又回到了秘書工作崗位。
過了幾年,領導提升了,又來了新領導。新領導一到單位,就握住老梁的手說:筆桿子,久仰久仰。他了解了一下辦公室人員的情況,發現這秘書崗位,少了老梁還是不行。加上他覺得那學生做得還不賴,于是干脆就提他做了主任。老梁呢,還做秘書———誰叫他是筆桿子呢。
筆桿子老梁從此就成了機關雷打不動的秘書,從小梁叫到老梁,幾十年光陰,全在那方格紙上度過了。看到辦公室的同事一個個走出去,升上來,老梁心里不是滋味。有時聽到別人恭維他是筆桿子時,他恨不得把手中筆折成兩段。但他工作起來還是一絲不茍,寫起材料來依然花團錦簇。他不為別的,為的只是保住那“筆桿子”的名節。
有一天,老梁看到一則故事:一個車技很好的司機,幾十年來一直跟著領導開車,總提不上去,而車技差的,都被領導派去做行政工作了。老梁于是受到啟發,此后給領導寫講稿、寫總結時,總是前言不搭后語,條理不清。領導提醒甚至批評了他幾次,他依然如此。領導便想:梁秘書只怕是老了,思維呆滯了,正好,機關要精簡一批人,何不把他刷掉呢?
于是做了幾十年秘書的筆桿子老梁,就理所當然地被刷掉了。這個結局,是老梁沒料到的。
文/《且歌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