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就“克隆人的出現將對社會和家庭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一問題采訪了社會學家李銀河女士。
李銀河認為:既然克隆人技術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一種需求,技術本身就不該遭受責難。有人作過數據統計,現在社會平均每十對夫婦中就有一對不能正常生育。“這個比例一點都不令人驚訝,因為現在大氣、水、食物中含有各種污染物,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失去生育能力。”李銀河說。在這些因夫妻的一方失去生育能力而又想要孩子的家庭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甚至不能通過體外受精而獲得“試管嬰兒”,而克隆技術可以幫他們解決問題。
這位社會學學者表示,我們對克隆人和克隆人技術都應該寬容一點。“當然,我希望技術成熟以后再克隆人。克隆人跟試管嬰兒在倫理上并沒有本質的差別,我想最后人們會接受他們。”
李銀河還對國外一些學者提出的“利用克隆技術調和出生性別比”的想法談了自己的觀點。正常出生性別比(即100個女嬰所對應的男嬰數量)一般在106左右,高于這個數,可能會有非自然因素的作用在里邊。而中國目前的出生性別比在118左右,海南、廣東更是分別達到130和136左右。據《今日美國》報道,20年后中國將產生4000萬“光棍”,對社會造成巨大壓力。由于克隆人的性別是可以選擇的,以后可以借此達到平衡性別比的目的。“問題是,如果更多的人利用這一技術選擇男孩,就可能適得其反,”李銀河說,“如果真是這樣,‘計劃克隆的立法將成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