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歌是音樂療法的一種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通常又被稱作聲樂療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唱歌要求用腹部呼吸,這與我們平常所習慣的“胸式”呼吸不同,這種呼吸法可以合理地發揮肺的功能,使血液中的氧充實到最大程度,刺激腹腔的工作,使血液涌向內臟。
同時,唱歌的好處還在于,唱歌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呼氣時間遠遠長于吸氣時間的情況,即我們所說的不換氣,這時肌體會出現輕微的缺氧。而這對人體會產生一種非同尋常的刺激。短促而有力的吸氣可以在一瞬間使血液富含氧氣。心血管系統因此得到強化,供血加快,血液指標改善。
另外,參與唱歌的并不僅僅是聲帶,而是整個肌體。每個內部器官都在以其特有的方式振動,而且不健康的和健康的器官以不同的頻率振動。唱歌所引起的振動仿佛是一種按摩,能促進血液流向有病的器官,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當然,這種按摩對許多重大疾病沒有什么治療效果。但在許多情況下,這種按摩就足以解決問題,因為疼痛經常是由于器官活性不夠引起的。唱歌再配合藥物治療可以取得比單獨用藥更好的效果。唱歌對治療支氣管、肺和心血管系統方面的疾病有特別的效果。
想更長久地保持健康和青春,請把唱歌當作一種愛好。加入合唱團或在家唱唱卡拉OK,一周和聲樂老師練歌一次,下班后唱半小時的歌,這對于消除疲勞,煥發精神極有幫助。
如果工作和學習時,沒有時間唱歌或上聲樂課,那你就利用淋浴時,飯后休息時,看電視時唱唱、練練,哪怕是哼哼也行。這時你會體會到唱歌的又一個好處:改善情緒。
近來,醫學專家在音樂療法與健康的關系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發現。
意大利阿耳茨海默氏癥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通過多年跟蹤研究發現,老人突然改變音樂愛好,例如從喜歡古典音樂變成喜歡流行音樂,可能預示著他患上了老年癡呆癥,應及時治療。澳大利亞的醫學專家借助聲樂課大大改善了頸椎病和關節病患者的狀況。瑞典科學家發現,在手術時聽音樂的女患者所需的鎮痛藥物較少。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醫學專家發現,傳統治療方法可使帕金森氏癥患者的行走功能改善10%,而在配合音樂療法的情況下,最好配合2/4拍或4/4拍的進行曲訓練,改善程度提高到25%。加拿大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聽與腦細胞產生的波和諧一致的音樂能治療失眠。這是因為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人的緊張感會減輕,很容易放松和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