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束光打在銀幕上,一扇獨立的電影空間便開啟了,我們于是沉浸在浮光魅影中。在光束里,那些蜉蝣和微塵也紛紛飄飛。恍惚間,就有那種幻覺,我們化作那些光束中的電影蟲子,在光與影的旋律中尋找生命的一段缺口。
如今大多數人已經不去電影院了,影院是夢想的天堂,難以忍受的是走出影院的落寞。忙忙碌碌的生活、熙熙攘攘的人群、嘈嘈雜雜的車流、鱗次櫛比的高樓……電影的純凈總是讓我們這些蟲子失去感應的平衡。活生生的現實砸亂了我們的理想,電影卻營造了輝煌的現實,催生了我們的夢想,正因為沒有希望,希望才給予我們。
技術的發展使膠片轉換為碟片,這樣,我們就擁有了私人獨處的觀影空間:一盞清茶或一杯咖啡,一袋餅干或是一塊甜點,一瞬凌晨忽然醒來的時刻,一個悠閑的午后,一段長夜寂寞難耐的時辰……和著電影一起消化,生活變得很簡單,幻想卻高高地飛翔。于是,碟片就像童話一樣盛開在城市的每個角落,伴隨著我們度過了慵懶的時光。
最初是文字,文字和想象一起壓縮為底片,在公眾的地方顯眼,時間、空間、視覺、聽覺、表現、再現、生活、幻象……蕓蕓眾生、大千世界、色彩斑斕、琳瑯滿目;最為理想的是在電影,讓我們在生活中走一下神,這是一種多么好的觀影狀態。想象的吉光片羽,使我們又有了一種文字的沖動。再次將電影化作文字代表著一種努力,日益私人化的生活使我們有一種表達的沖動——觀影的生活私有化,使我們張開了想象的翅膀,私人空間無限敞開,這些文字就是我們走向公共領域的開端。我們需要交流,交流使我們不再寂寞。
于是,我們初步擷取了電影想象中最為顯眼的四種區域——動漫世代、青春底片、極點科幻、異類風景。這四個區域就是我們最初的四本文字,蘊涵了人類電影儀式化的四種情感。我們的選片原則是好看,拒斥那種令人懨懨欲睡的影片。我們最大的愿望是文字能讓你的電影夢想更為激越和飛揚。于是我們將觀影中的不吐不快的想法,幻化作文字,并按照基本資料、引子、劇情脈絡、流行看板、最后通牒的順序,深入地解讀剖析每一部經典電影,每一個激動的瞬間,每一次不平凡的想象,每一次的技術進步,演員的一個表情,導演的一次沖動……電影提供了一個藍本、一個話題,我們的討論更加深入,以專業影迷的眼光來捕捉那些埋藏在深處的電影情感,也許是你想到而說不出來的東西,也許是光影轉換頻繁而忽略的東西,這些不正是我們試圖表達的內容嗎?
復制的藝術日益使我們的生活符號化,原本庸常的生活因為電影而有了一次釋放,最終我們發現,電影催生了一種情感:生活是模仿藝術的,而不是藝術模仿生活。這就是我們電影蟲子的最終夢想。
而今,我們這些電影蟲子已經適應了四季,笑唱潮漲潮落,坐看云卷云舒,我們不希望化蛹為蝶,我們只希望一個不一樣的時空來臨,哪怕只是想想,幸福就降臨了,因為我們一同擁有電影、擁有電影想象的文字、擁有另一種時空。
(本文摘自“非常電影”系列的序言,有刪節)
“非常電影”系列周泉主編東方出版社 2003.9 定價:100.00元(4冊)
編輯人語:在我們這個時代,看電影已不再是一項簡單的娛樂,而是一種獨特的思考角度,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拿起筆,書寫電影帶給他們的啟迪和夢幻,言說電影賦予他們的歡喜和悲傷。東方出版社推出的這套“非常電影”系列,共分《青春底片:躁動、激情、夢幻》、《動漫時代:奇觀、瑰麗、童真》、《異類風景:荒誕、情色、暴力》、《極點科幻:錯亂、想象、超越》4本,幾乎囊括了所有當下能夠引起我們關注的主流電影題材,其細致入微的編排體系(包括畫外音、劇情脈絡、經典場景、流行看板、最后通牒等多個部分),既在資料方面極大地滿足了我們的胃口,又用一段段華彩樂章撥動了我們的心弦,對那些我為碟狂的發燒友來說,無疑是一曲繞梁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