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22日,150多名官員、專家和飼料、畜牧、獸藥企業的當家人們聚首,由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信息中心舉辦的“緊急應對禽流感疫情高級研討會”,大家坐在一起——
禽流感,看上去就象一場突兀的風暴,沒頭沒腦地向我們砸了過來。
“這次禽流感,以目前計算,我國家禽業虧損30%已成定局了。家禽業及連帶的整個產業鏈估計損失近300億。”
夏友富,對外經貿大學中國-歐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的主任,在日前舉行的“緊急應對禽流感疫情高級研討會”上公布的這一評估結論得到了許多行業內專家和企業人士的認同。
如果說“30%”這個數對于普通讀者過于抽象的話,那么現時的壓力對于北京郊區一家雞場的老板李先生(化名)來說則是活生生的。
老李告訴筆者,他的雞場在禽流感期間接到命令、被迫撲殺了全部40,000只蛋雞,目前,這家沒了雞的養雞場正在耐心等待國家補償金的到位。而最讓他揪心的是禽流感以來北京突現疲軟的禽蛋市場,一公斤雞蛋的成本應該是2.20~2.40元,現在只好按2.00元的批發價賠著賣,但就這樣還是賣不動,“人們連雞蛋都不敢吃!我下面的一個小零售點以前每星期都能賣出50多箱雞蛋(一箱是110只蛋),自禽流感發生以來,那里一星期也賣不出5箱。”以前雞場周圍的幾家機關都是他的大客戶,如今全部停止食用雞蛋了,大量雞蛋再賣不出去,就會壞掉,同時場里還有堆積如山的玉米、豆粕及添加料等消耗不了的飼料,所有這些損失全是他自己的。
他表示,來參會就是想和官員、專家、同行們交流有什么對策?
囤“雞”居奇
禽流感的突然肆虐,被許多家禽養殖戶們看成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許多人已打算退出養雞業了。但總有聰明的人琢磨著要干與眾不同的事。
一位參會代表告訴記者在廣東有一家雞場平時的肉雞存欄量是200萬只,禽流感來臨后他們一方面對疫病嚴防死守,在雞場嚴格執行每一道科學程序,另一方面,大膽地把存欄量擴大到了400萬只。對于這種“逆潮而動”的做法,他作出了如下分析:現在,香港的肉雞市價已經出現飆升,因為市場上肉雞供應的減幅比市民消費需求的減幅要大,造成肉雞供不應求,雞價上漲。同理,如果國家對禽流感控制得當,很快就平息此疫的話,公眾忍了多時的“雞肉情結”會一下子迸發,市場對雞肉的需求缺口會瞬時大裂,那時的雞市必為“牛市”。所以現在趕快抓緊機會,囤“雞”居奇!
當然,企業這種大膽的做法有博弈的心態,但做市場不冒風險也是不可能的。企業這樣做首先必須有足夠的實力,有一整套防控禽流感的成熟方法,比如雞舍里如何做好通風清潔、用什么消毒劑、飼料里添加什么提高免疫力的料等等,在保證這些軟硬件后才敢押出大籌碼。同時,考慮到未來禽流感持續時間的長短,養殖企業可能會選擇土雞或黃羽雞這類生長周期較長的品種,而非供冷凍用的短周期的白羽雞。
全國畜牧獸醫總站的徐百萬副站長也告訴大家,他在近日的巡查中了解到,有家企業面對雞蛋銷路不暢大量積壓,就干脆把生雞蛋制作成松花蛋,并想辦法盡量延長腌制時間,以期度過難關迎接“禽蛋”市場的“春天”。
搭車不容易
大家應記憶猶新,去年SARS時期,破天荒地,曾常年疲軟的提高免疫力的藥、食產品市場紅火得一塌糊涂。那么今年的禽流感期間的市場會捧紅這類產品嗎?
北京海正興發獸藥公司的一位代表告訴筆者,他們的原料藥方面沒有大的增漲,獸藥制劑方面增幅也不明顯,而且由于禽流感造成用藥單位經濟損失較大,反而使海正獸藥的貨款回攏速度延遲。
另一些來自獸藥企業的代表也講,在基層也有不少專營提高免疫力飼料添加劑的公司和部分獸藥公司趁此紛亂之時,大做市場推廣,但都沒有做火,倒是防護服和消毒劑生產企業銷路不錯。
該人士分析,畢竟飼養家禽只是人們獲取經濟利潤的手段和工具,家禽畢竟同人不是一回事,當救不了家禽的命時,可以撲殺了事,而不必為此額外增加支出成本。
同時,由于國家對禽流感的疫病預防控制宣傳到位,從企業到農戶都普遍了解禽流感是一種可防可控但目前還不可治的禽病,沒有特效藥可用,唯一的辦法是提前注射疫苗預防、加強養殖環境的管理和監控。
疫苗火一把
在沒有特效治療藥的時代,疫苗預防就顯得格外重要。
據統計,全國約有130億只存欄雞需要注射疫苗免疫,而一只肉雞大約需要1-3針,一只蛋雞大約需要10針左右。有人估算這塊市場將是60-70億元的超級大蛋餅。
在我國,疫苗的生產一直由國家指定批準的企業承擔,國家統一購買后再統一調撥。以前批準禽流感疫苗生產的企業只有6家,此次事態緊急,市場上疫苗缺口太大,國家又新增了4家。
占據我國禽流感疫苗60%左右市場份額的中牧實業股份公司的王建成總經理告訴記者:“春節前就已向市場投放了1.7億支疫苗,從春節前到現在,沒有一天休息過,全廠上下24小時三班倒,加班趕制疫苗供給市場。”
中牧公司對中國防制禽流感可算是立下汗馬之功,當然其回報也是豐厚的。
據專家介紹,另一類火暴的產品是禽流感快速診斷試劑,利用它可以快速鑒別家禽是否已感染,是否要進行撲殺,是做出生死存留重大決策的“判官筆”,目前為基層畜牧獸醫單位和中大型家禽養殖企業所急需。
熟雞東南飛?
正當國內禽蛋市場面臨疲軟時,中國制造的熟雞卻忙著“整裝待飛”奔赴海外。
據夏友富主任透露,與我國活雞出口受挫不同的是,中國的熟雞出口正面臨大好機會。他告訴大家,近日,韓國、新加坡都已提出希望進口中國熟雞滿足其市場不足,而飽受禽流感折磨的日本也正在與我國緊急磋商熟雞對日出口的大單。日方提出了40多項條款,我方認為大部分條款可以接受,雙方很快就能達成共識,象山東鳳祥這類長期為國內肯德基公司供貨的熟雞肉供應商,現在正盯緊談判進程,隨時準備“放雞”東渡,強灘市場,到日韓等國推廣品牌。
夏主任重點提醒國內熟雞加工企業應利用好這次禽流感帶來的偶然機遇,變壞為好,讓中國熟雞飛出去。
調頭轉吧
隨著近期禽類產品在市場上“被迫下課”,魚、豬、牛、羊產品紛紛站出來進行補位,城鎮居民對肉食的消費結構迅速發生了變化。
對這種結構變化最敏感的首先是養殖業和飼料業。
夏友富主任等專家和官員都表示,經過近期的基層調查表明,不少家禽養殖場在遭受禽、蛋銷路不暢和撲殺的壓力下,開始轉向魚、豬、牛、羊的養殖。
有代表介紹,在西安市場,小豬苗的價格迅速攀生,一只小豬苗現在已賣到170-180元還供不應求,價格似有繼續上漲的趨勢。“豬苗商們”頭一回成了整個豬養殖業鏈條中最大的贏家。
各地飼料場也紛紛琢磨產品結構的調整。有的大型企業已經開始調整計劃,提高對魚飼料的生產量和市場推廣力度,在我國南方諸省,魚飼料的市場需求很旺,價格也比較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