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釗
目前DV攝像機越來越多地走入了普通家庭。我們在購買數碼攝像機的時候會注意到,它的技術指標除了常見的諸如CCD、鏡頭、變焦、防抖等指標外,還會有一個指標:低照度指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夜視功能。它是用lx來表示的。lx是一個亮度單位,它的意思是指在距離攝像機一米處點一根蠟燭,這一燭光的亮度就叫1lx。
我們來看看DV機是怎樣來實現夜視功能的。
常見的DV機的夜視功能的實現可以分成兩類。松下和JVC的夜視功能基本屬于一種類型:它們是采用延長CCD的曝光時間的方式。通過技術的改進,其快門時間最慢可達1/2秒。較長時間的曝光,使得光線在CCD上產生的電荷逐步在積累,同時配合數碼攝像機的電路進行高增益運算來加大片子的亮度,目前可以在亮度1 lx的條件下成功拍攝。它的優點是其亮度提升均勻,在畫面中沒有明顯的某一部分偏黑或偏亮的現象,在拍攝距離上也基本不受限制,色彩還原準確,但缺點也比較明顯:一是由于CCD的曝光時間延長,拍攝的畫面是不連續的,而且會產生畫面拖尾的現象。雖然在拍攝靜止物體時效果不錯,但在動作較大的情況下無法正常拍攝。二是為完成“夜視”功能,拍攝周圍至少應該有1lx的光線,不能是全黑的環境。三是加大增益的同時畫面中的噪聲也被放大了,在亮度低的環境下所拍片子的畫面顆粒比較粗。
索尼數碼攝像機的“夜視功能”的實現方法屬于另一類“紅外線夜攝”。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見光按波長從長到短排列,依次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其中紅光的波長范圍為0.62~0.76μm;紫光的波長范圍為0.38~0.46μm。比紫光波長更短的光叫紫外線,比紅光波長更長的光叫紅外線,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紅外線的。因為數碼攝像機用的CCD能感應所有光線,這就造成所拍攝的影像和我們肉眼能看到的可見光所產生的影像有一些不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索尼的數碼攝像機在鏡頭和CCD之間加裝了一個紅外濾光鏡,其作用就是阻擋紅外線進入CCD,讓CCD只能感應到可見光,這樣就使數碼攝像機拍攝到的影像和我們肉眼看到的影像相一致了。 但在夜視狀態下,數碼攝像機會發出肉眼看不到的紅外光線去照亮被拍攝的物體,然后關掉紅外濾光鏡,不再阻擋紅外線進入CCD,紅外線經物體反射后進入鏡頭進行成像,這時我們所看到的是由紅外線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見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時可拍攝到黑暗環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 這種方法優點是:能夠在全黑環境下進行拍攝,甚至連肉眼也不能分辨清楚的物體,現在也可以清晰地拍攝下來。缺點是無法進行彩色的還原,拍攝出來的畫面是單色的,影像會變綠。另外它的拍攝距離是有一定限制的,全黑環境下一般只能拍攝2~3米,因為如果數碼攝像機發出的紅外線到達不了要拍攝的物體,那么當然就什么也拍不到了。
通過夜視功能拍出來的片子給人有一種神秘緊張的感覺,而且不論由那一種方式實現的,拍出的片子缺點十分明顯,所以不能不論場合地使用。只有恰當地使用才能不辜負廠家在夜視功能上煞費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