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出生后,為了“祖國花朵”健康成長,我夫婦倆天天看日日翻育兒書籍,放音樂,擺鮮花,抱他去曬太陽,真是忙得不亦樂乎。
一天母親從鄉(xiāng)下來,一進房便抱起小家伙東看看,西瞧瞧:“耳朵貼臉太緊,日后要注意;脖子太短,要給他系上紗巾。”母親一生養(yǎng)育我兄妹8人,自然有豐富的經(jīng)驗。此時,面對母親的“挑剔”妻沒了往日在我面前的神氣,連連點頭:“媽,您老有經(jīng)驗,瞧瞧,還要注意啥?”母親瞇著眼睛看了幾分鐘小家伙的后腦:“虧你們有文化,瞧瞧,小孩的頭扁了,不趕緊‘糾扁’就會成為‘扁頭兒’了”。她告訴我們:嬰兒睡眠時喜歡面向有人、有亮光和聲音的方向,因此父母要根據(jù)扁頭的具體部位選擇合適的睡眠姿勢,如“左扁頭”取右側臥位,“右扁頭”取左側臥位,“枕后扁頭”可左右交替?zhèn)扰P,不要讓孩子一直仰臥。
此后一個多月,我把臥室壁燈關了,在房頂掛上一盞柔和的小燈,好為兒子指方向,以防小家伙“斜視”。房間太小不好換床位,妻只好委屈的睡里邊,希望寶寶“趨母”能把頭偏過去,然而,事與愿違,小家伙硬是習慣性左側。眼見幼兒的頭“左扁”日見嚴重,妻換位睡眠又指揮不了,只好在兒子睡著時,不時將其頭向右側“搬”,可惜小家伙不合作,搬了側,側了搬,直攪得我們夫婦夜夜難眠,一日,抱兒在河邊沙灘散步,踩著那松軟又結實的細沙,突發(fā)奇想,何不做只沙枕頭?說干就干,第二天取回細沙,洗凈,妻又用開水燙過消毒,晾干過篩,忙了一天,終于用舊布做了一個長20厘米、寬10厘米的沙枕頭。當晚,小家伙睡了,把他的頭搬向右側,用沙枕頭放在后枕部作固定,真神!這晚盡管小家伙睡眠中多次反抗,但終究拗不過沙袋,只好乖乖的右側睡到天亮。如此,兩個月后,嘿!小家伙的左扁頭真的治好了。
如今,小孩已滿周歲,頭不扁了,但立下大功的沙枕仍然由妻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