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有些小兒的嘴唇、口角干燥,在口角部委易出現潮紅、起皰,發生乳白色糜爛、裂口、結痂等癥狀,同時多伴有燒灼和疼痛感,張口時容易引發出血,給吃飯、說話帶來了很多不便,人們習慣它稱做“爛嘴丫”。
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冬季主氣,燥邪干澀、易耗津液。人的嘴唇上沒有汗腺,不能分泌汗液補充表面水分的散失。嘴唇的潤滑是依賴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來維持的,在正常情況下,嘴唇一般不會干裂。而在氣候干燥、寒冷的秋冬季,皮脂腺分泌減少,容易發生嘴唇干裂和疼痛。一些孩子因干裂不適而喜歡用舌頭舔上下嘴唇及口角,原本是想用唾液來滋潤,結果越舔越干燥,甚至開裂、出血、疼痛加重,或合并感染。這是因為唾液中有蛋白質、淀粉酶等物質,舔在嘴唇上,經冷風吹刮,水分蒸發,淀粉酶粘在嘴唇上,反而使干燥程度更嚴重。
預防小兒口角炎,要先從飲食調節著手。秋,冬季新鮮蔬菜較夏季為少,有些小兒偏食、挑食,容易導致體內核黃素攝入不足。核黃素即維生素B2,是人體細胞中促進氧化還原的重要物質之一。人體如果缺乏核黃素,就會影響體內生物氧化的進程而發生代謝障礙,出現口角炎、唇炎、舌炎、粘膜皮膚干燥等。因為人體本身無法合成核黃素,因此要教育孩子不要挑食,偏食。
平日注意膳食平衡,在葷素搭配的基礎上,可多給孩子吃些富含核黃素的食物,如動物內臟、禽蛋、乳制品、大豆、胡蘿卜、綠葉蔬菜等,盡量做到烹調方法合理,如淘米不要次數過多,蔬菜先洗后切、切后不要再泡在水里,熬米粥、煮豆類時盡量不放堿等。這樣可以避免核黃素的破壞與丟失。平時應多喝水,可多吃些有生津、止渴、滋陰作用的梨、荸薺、藕等食物。一些小兒喜歡吃桔子,但要注意的是桔子芳香辛溫,多食容易耗氣傷津,故不宜多吃。此外,要注意小兒面部皮膚的清潔衛生和保暖,如飯后及時給孩子擦嘴,寒冷干燥季節搽些防護用品,保持皮膚潤滋,防止口角干裂;小兒有舔口唇、吃零食,咬手指等不良習慣時,需及時糾正。
孩子一旦得了口角炎,家長不必過分緊張。民間常用硼砂末、蜂密各20克調和,均勻涂擦患處;或用燒熟的米湯洗口角,每日3次,均有一定功效。咽干唇燥者可用銀耳30克,茅根、麥冬各15克,水煎代茶飲服,也可用維生素E膠丸中的油脂涂抹嘴唇和口角,但最好還是能區分不同的原因,進行治療,例如核黃素缺乏引起,可先中大角局部涂些防感染藥物,同時服維生素B2和C,也可以用淡鹽水清洗口角患處,清去結痂,待干燥后將預先研制成粉末的維生素B2粘敷在口角,每天早、中、晚飯后和睡前各涂敷1次,一般三五天即可愈合。還有學者提出,口角炎與鋅元素缺乏有關,久治不愈者,可服鋅制劑,或多吃富含鋅元素的食物,如香蕉、牡蠣、瘦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