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言活動中,我講得興致勃勃,孩子們也聽得津津有味,被稱為“機靈鬼”的肖航又在做小動作了。我不忍心打破這寧靜的課堂氣氛,怎么提醒他呢?急切之下,我伸出手朝肖航做了個“OK”的手勢。沒想到,肖航好像領悟到了什么,馬上坐好了。幾分鐘過去了,肖航又坐不住了,我又朝他做了那個手勢,果真很靈。下課了,我表揚了肖航。下午,媽媽來接肖航,肖航高興得跑過去拉住媽媽的手:“媽媽,今天我聽講很認真,老師表揚我了,還朝我說‘OK’呢!”
其實,這只是巧妙的一種師生交流,雖是以提醒幼兒遵守規(guī)則為目的的交流,卻并沒有影響課堂教學,我不是當眾批評幼兒去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是通過一個個小小的手勢達到了教師的暗示和對幼兒的關注,使幼兒由消極的舉動轉向了積極的配合,不僅改正了“錯誤”,還由此產(chǎn)生了愉快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