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眾多的孩子當中,婧兒成為我們頗為關注的孩子。她既刻苦又認真,好勝心極強,容不得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善意的幫助,更無法面對絲毫的批評。
在一日的生活中,她總是全班最慢的;繪畫作業遲遲難以完成;跳繩動作協調困難;她的小紅花也不是全班最多的。
一次,班上一名男孩子手持畫紙,從婧兒身后走過,說了句“你慢得就像一個烏龜。”一向溫順的她,不等老師處理,就將手中作業撕個粉碎,并奪門而出。我趕忙上前堵門詢問,她竟狂喊:“你不讓我走,我就從窗戶跳出去!”
前些天,我們發現她上衛生間的次數明顯增多。為了解她的身體狀況,我們悄悄地觀察她進入衛生間的所為。令我們驚訝的是,她并沒有入廁,時而站在窗戶邊發呆,時而將水龍頭打開,竟把冷水潑于頭上。我們及時與她進行了交談。
“婧兒,你不停地上廁所,真的是想尿尿嗎?”
“不是。”她答道。
“你把衣服和頭發搞濕,這樣做對嗎?如果感冒了怎么辦?老師是不是應該批評你?”
“是。”她開始摳自己的雙手。我想,她一定希望地上裂開一條縫好讓她鉆進去。
“其實老師知道你為什么最近總愛上廁所,也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看看我說的對不對?”婧兒點點頭。
“你是因為心里難過,才想躲到那里,因為你總覺得畫畫不如別人,跳繩也不如別人,被子疊得不如別人好,小紅花也不如別人多。你總希望成為最優秀的孩子,你非常努力,可還是不能做到最好,所以心里憋得難受。只有在衛生間,才覺得沒人和你比,心里能舒服些;給頭上潑冷水,也是為了忘掉這些不愉快,對嗎?”她囁嚅著:“對。”
“在家里沒有人對你說這些,爸爸媽媽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對嗎?”

“對”她使勁點頭。
“每個人都有缺點,包括老師、你爸爸、媽媽我們也不可能是完美的。我們都有自己能力達不到的目標,更何況你只是個小孩子呢。你這樣,我們幾位老師都很心疼你,你知道嗎?”我很痛心地說。
孩子的話匣子終于打開了,她哽咽著說:“我爸爸就是最好的,我奶奶說他從小就當班長,是他們班上學習最好的,我覺得我對不起他。他希望我的小紅花最多,可是我沒有做到,我跳繩也跳不好。我每天回家拼命地練,可還跳不好。”
“老師明白你為什么這么難過了,你的壓力太大了,爸爸媽媽對你的教育出了點問題。你不要和別人比,只要你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就是可喜的。你以前根本不會跳繩,現在已經能跳6個了,這不是進步嗎?”可憐的孩子點著頭,回座位去了。此時此刻,我們的心里都沉甸甸地,說不出什么滋味。
為使婧兒提前步入小學,所以將孩子年齡改大了一歲。如此以來,婧兒是中班兒童的年齡,她整日與大班孩子們學習生活在一起,怎能不“心”苦?
后來,婧兒調到了中班,回到了相應年齡的群體中,并且成為該班的姣姣者,自信與活潑重新回到她的臉上。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請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請尊重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