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食觀念教育 養成正確的飲食態度,人依賴食物而得以生存。孩子不會自然形成這樣的認識。這些需要加以有意識教育,樹立起良好的飲食觀念,并從中培養他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情操。
現代生活中,許多孩子把糧食完全當回事,任意糟蹋糧食的現象,在學校餐廳和家庭餐桌上屢見不鮮。他們對待食物的如此態度令人難以接受。食物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要讓孩子不輕視糧食,養成其珍惜每一粒糧的良好品德、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以致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念。力避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勞而獲的惡性品行和作風。
飲食常識教育 培養科學認識能力 許多孩子會作畫、彈鋼琴、背古詩,但對一日三餐所遇到的食物,或許能說出食物名稱,但對一般食物來自何方,有何特性等,大都是一問三不知。家長也多認為食物常識對于孩子無關緊要。“食育”教育的內容之二,就是向孩子灌輸食物常識,讓他們從生活小事入手,逐步養成其觀察事物、科學探索精神和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日常食物來源廣泛,有動物植物之分、葷素之分、水生陸生之分、人工天然之分等;食物營養內容豐富,不同營養素對人體健康起有不同的效用,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有從孩子能說話和簡單交流起,就要有意識地向孩子講解所食用食物的屬性、來源、營養構成、不同營養對人體健康的作用,以及食物的制作方法等。
飲食習慣教育 確立合理飲食方式 許多家長抱怨說,孩子最讓人操心的不是學習,而是“吃飯”。吃飯全憑自己的喜好,絲毫不聽大人的,百般挑剔,偏食甜食和肉食,嗜好種種飲料,零食不停吃,蔬菜和瓜果不占邊?,F代孩子不良的習慣真不少,食物選擇有偏差,飲食構成不合理,進食方式不科學……結果是眾所周知的營養過剩所致的過于肥胖和消瘦、營養不良所致免疫力低下和病患不斷、營養失衡所致的心理障礙和性格不良等等。孩子偏食、挑食、暴食、厭食的負面效應顯而易見。這與家長缺乏正確的疏導、教育有很大關系?!笆秤苯逃膬热葜?,就是要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認識不良飲食可能造成危害性,自覺做到營養和膳食平衡,從而使他們享用終生。另一方面,還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飲食環境和氛圍,吃飯不三心二意,神情專注。吃飯應盡可能與家人同吃,不端著東游西跑,這有助于增進親情關系;一日三餐,定時開飯,三餐之間盡量不吃零食,這有助于養成其良好的飲食規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