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孩子的想象力
吃完點心,又到了孩子們講故事的時間。陳康妮正興致勃勃地講著自編的《白雪公主》,忽然我聽見兩個小聽眾在小聲議論著:“我媽媽講的《白雪公主》不是這樣的。”“陳康妮在瞎編……”等陳康妮把故事講完,我特意對孩子們說:“這個故事真好聽。”陳康妮說:“我喜歡的白雪公主就是這樣的,這是我自己編的。”我表揚了她,并鼓勵幼兒改編或續編自己喜歡的故事。在以后的自編故事的活動中, 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講故事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我有目的地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指導。當孩子們編出富有童趣的情節時,我及時給予肯定;當編的故事不夠合乎情理或過渡突然時,我就讓幼兒作一調整。一段時間過后,孩子們變得更愛講故事了,而且他們能漸漸擺脫原作的束縛,自己展開想象,繪聲繪色地編講故事了;許多較為內向的孩子也能大膽地在眾人面前講述自己編的故事了。
老師,我不會
文/高鳳莉 西安西京醫院幼兒園
今年,我們班插入了一位新的小朋友,名字叫于培澤,他個子高高的,戴一副眼鏡,一看就知道是個聰明、機靈的孩子。于培澤的爺爺、奶奶第一次送他入園時,就對我說:“老師,于培澤是我倆老人帶大的,身體不太好,在家我們什么都依他,如果他不想干什么你們就不要讓他做,尤其是美工。”
于培澤入園后,我們的第一次動手操作是數學活動,讓孩子根據鴨子的數量涂相應的方格顏色。沒想到我剛把筆和幼兒操作材料發給大家,就聽見于培澤大聲喊:“老師,我不會,”說著,就想哭。眼淚在眼睛里打轉,我連忙走過去,蹲在他身旁,告訴他:“別著急,老師給你示范一下,你先看著我涂。”說完我就在操作材料上涂了兩個方格,對他說:“請你也來試試,不試怎么知道自己不會呢?老師相信你會涂的。”他聽我這么一說,又用眼睛看著我,我用肯定的眼神向他點點頭,他小心地拿著筆在方格中一點一點地涂色,他涂的雖然不好,但我還是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只要他說:“老師,我不會。”我都會鼓勵他,讓他先試一試或者讓他跟我一起完成,每次在活動評價時,我都表揚他參與的那部分或他自己完成的作品,一段時間后,他已能獨立參加繪畫和手工活動了。
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于培澤是個聰明的孩子,主要是依賴性強,缺少鍛煉,我們只要掌握了孩子的情況,因勢利導,幫助他克服困難,消除他的懶惰思想,激發他的成功感,鼓勵他的獨立性,就能有效地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習慣。
畫錯了能改嗎
文/田海榮 北京順義區尹家府中心幼兒園
“小朋友們開始畫吧”聽到我的話語,大家都拿起筆,低著頭畫起來。看到這情景我心里真是高興。忽然一個小朋友告訴我:“老師,張思迪拿橡皮”我走過去一看,果然是一塊橡皮。我問她哪來的,她小聲說她奶奶給買的,我又問她為什么帶橡皮來幼兒園時,她看了看我說:“畫畫時,我不小心沒畫好,沒有橡皮擦很難看。”我看著她誠懇的小臉,一時說不出話來,只是推辭道:“以后老師會為你們準備好的。”
為了強化幼兒使用彩筆,我們要求孩子每人只準用一張紙,想清楚了再畫,畫錯了就沒紙了。然而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他們都是孩子,我的要求是否太高了,孩子還小,各方面發展不均衡,難免會出錯,如果真是不小心畫錯了,而不讓其改掉,他的心里會怎樣想呢,長期以往又會怎樣呢?我簡直不敢想。
謝謝你,是你讓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失誤:孩子那么小,我們老師不應該束縛孩子的想象力,應該給幼兒獨自思維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