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著眼于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去設計課程目標。這就要求我們不僅關住孩子的知識、能力、學習過程、而且在孩子的情感、態度方面要給予更多的引導。而情感、態度這些非智力因素又大都在課外形成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這方面對教育孩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家長要善于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開始孩子對外界刺激是被動地接受,逐漸地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想去摸摸、看個究竟,如果家長這也不讓孩子動那也不讓孩子摸,將來你想讓他有興趣干點什么事他也懶得動了,所以,孩子想拆玩具,玩一下遙控器,拉開關,打開抽屜時,家長不要害怕孩子搗亂而制止他,反而應該引導他:“你看,這是什么呀?媽媽怎么開電視呢?”另外,不要老數落孩子:“你怎么這樣不聽話!這個不能動!”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如果真是不讓孩子玩的東西,應該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2、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學會在游戲中控制自己的情緒
學齡期的孩子,獨立意識越來越強,情感也越來越復雜,他們不僅需要從家庭中吸取感情的營養,還需要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獲得滿足和發展。在與同伴的游戲中,只有遵守游戲規則,學會合作,才能順利交往,這樣,孩子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就會逐步得到提高,與人交往的技能得到發展,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增強。
由此可見,同伴之間的交往會使孩子的情緒、情感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和發展,這種適應能力和協調能力的具備,會為您的孩子成為高情商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3、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
由于孩子易受情緒的影響,父母切忌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嘮嘮叨叨,責罵訓斥,否則不但收不到教育效果,還有可能使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比如,孩子做作業時常會表現出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此時父母若對孩子橫加責罵,無疑是“火上澆油”,結果只能適得其反。正確的做法是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孩子喜歡音樂,可選擇一些旋律優美、曲調柔和的音樂做背景,為孩子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4、家長要有正確地評價孩子的觀念
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愿,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出類拔萃,但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個體差異,不要只和別的孩子比誰的畫畫的好,誰的歌唱的好,誰的分數考的高。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發展,促進人的發展”,這就要求家長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閃光點,多注意發現孩子的進步,要多關注孩子的整體和諧的發展。
總之,在我國獨生子女的特定社會環境中,孩子的情感、態度現狀值得引起家庭、學校和社會高度重視。這就要求家長要提倡正確的養育方式,還應創造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培養獨生子女的獨立性、合作性、探索性、矯正不良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促進孩子整體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