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也和大多數家庭一樣,由于工作、學習、社交等多方面的原因,陪伴孩子的時間并不多,而且回家后或忙于家務、或因身心疲憊都急于休息一下,對于那個活潑、好動,因一天沒見著爸媽而欣喜若狂的小家伙時常無暇顧及。而小家伙可不管這些,看見父母回家,他不停地跳著、唱著,口中嚷嚷“爸爸,爸爸,好爸爸,我有一個好爸爸……”要不是“我有一個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工作了一天多么辛苦啊……”,可唱歸唱,他可并沒有體會你疲倦的意思,而是“爸爸,拿這個……拿那個……”、“玩卡片”、“爸爸,搭積木”、“開汽車”、“爸爸抱抱,出去轉轉”地接著便叫開了。
以前我也會以“爸爸累了”、“不要煩”、“樂樂,你聽懂了沒有,爸爸累了,要休息,不要煩我,自己玩一會兒,好嗎!”這種越來越急躁的語氣,伴隨著的是一團無名之火瞬間升起,也使樂樂的欣喜一下降到冰點。
當然,我是愛他的,因為他就是妻子逐漸隆起的腹中踢蹬的胎兒,是襁褓中打著哈欠的嬰兒,是夏天憨憨地躺在我臂彎中的幼兒,是小樂樂!每每想到這些,渾身便生出一種使不完的精力,我知道我是愛他的!所以,我一次次提醒自己:不能拒絕。不僅要陪伴他,更要投入!
現在每天下班后,在車上我會稍稍放松休息一下。當我回到家,在樓下按對講門鈴時,我會對自己說:準備好了。而后以一種異常激動的心情去傾聽樂樂在三樓樓梯口“爸爸”、“媽媽”、“爺爺”那種猜測式的喊聲,而每次都會被他感動。一進家門,我便全力以赴地陪他玩一會兒,或是抱著在家悶了一天的小東西出去轉一圈,不再考慮其他的事。即使平時休息時,只要是和樂樂在一起,我也時刻提醒自己,要投入。
漸漸地我驚訝地發現:只要投入,真的是奇思妙想轉念就有,而且自己的累呀、煩呀隨之也煙消云散了!有一次我們一起做了一個用紙箱做的房子,上面有窗、有門、甚至有老鼠洞似的小窟窿,放倒了,可以用來“鉆山洞”。樂樂非常喜歡,他時而把玩具從“窗戶”、從“門”往里塞,時而坐在紙房子里把東西往外丟,或是從不同的“窗戶”向外看。媽媽還會放一些糖果、新玩具、鈴鐺或是開著的錄音機在里面,讓他自己去尋找、去發掘,去思考是什么東西在里面會發出這樣的聲音,而看到他露出驚喜的表情和雙腳亂蹦的動作時,最高興的往往是我們,好象我們才是最大的贏家。
當然,因為投入,我們還領悟到注意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樂樂很小的時候,我便讓他接觸錄音機了,一開始只是聽兒歌,接著是自己動手放磁帶,他聽磁帶時,會不時的取出磁帶并反轉著聽,直到有一天,我們驚喜地發現,這個目不識丁的家伙竟然能正確地說出每盤磁帶上的內容,原來他不是在無目的地瞎玩,而是在以他的方式學習,這個小機靈!后來樂樂終于確定了里面還有另外一個樂樂。現在他很喜歡錄自己和家人的聲音,每天早上,睜開眼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拿錄音機,聽樂樂聲音”。而如果當時因為他拉磁帶而責備他、限制他,無疑地可愛的樂樂將會遭遇到對好奇心和探究欲的遏制,也許永遠都不會對自己的聲音那么著迷了。
但小家伙有些時候表現出來的“小聰明”常會令我們不僅投入還要賣力才行。今年冬天,天氣較冷,我們總想讓他在家里多運動運動,增強抗病能力,但樂樂常常是走幾步便坐在地上玩別的了。很偶然的,我發現樂樂喜歡把廳里泡沫拼圖上的小零件放在臥室的錄音機倉里,于是我就把錄音倉里的小零件拼回去,這一下,樂樂來勁了,于是我們倆往返著從廳里跑到臥室,再從臥室跑到廳里,越跑越快,越跑越歡,這樣的游戲進行了許多次,他總是百玩不厭,而且我和他媽媽再也不愁他在家不愿跑步熱身了,因為樂樂有了新的動力——好玩!
我并不是想把樂樂培養成一個天才,只是我不愿辜負了上天賜予他的睿智,我愛他,所以我投入,而當我寫到這里時,我發現,自己更愛他了。
編輯點評:
當我看到這篇稿子時,我被樂樂爸爸的愛和智慧所感染,穿過這些文字,我已是帶著愛的翅膀飛翔在他們身邊的空氣中了。
幾點建議供忙碌中的父母借鑒:
1.走出辦公室后抬頭看看藍天,然后開始想自己孩子的可愛之處。
2.坐車途中,微閉雙目,平心靜氣,過濾掉煩心事,令全身每塊肌肉放松、放松、再放松。
3.快到家時,設想一下孩子正在干什么。
4.在孩子進入視線時,馬上蹲下身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
5.和孩子在一起,眼睛要傳神,注意力要集中,相信您會更愛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