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夜情、婚外戀、同居等性事已見怪不怪,尤其是對大都市的人而言。正如中國性學專家李銀河所說,“中國人沒有把性自由作為性解放的口號提出來,但是在行為上廣泛地模仿著。”于是有人斷言,中國正身處第三次性革命大潮之中。
80年代前性壓抑:性是婚姻的附屬品
中國從1949年后就進入了無性時代,而且這個階段持續了30年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性觀念極端保守,嚴格建立在婚姻基礎之上,任何非生育性行為都均被認為是可恥的。
80年代第一次性革命:不為生兒育女而性 “80年代是一個分水嶺”,中國性學會剮理事長朱琪研究員從道德角度分析說:“前30年,越軌性行為受到社會道德的非常嚴格的約束。改革開放后,這種道德被摧毀了。”
文革結束后,人們開始反思,首先表現在文學作品中,表達出對人性、愛情包括對性的追求,隨之而來就是人們性觀念和性行為的變化。
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上,第一次合法地、鋪天蓋地般地宣稱:人們之所以過性生活,不再僅僅是為了生兒育女,有沒有快樂而不是有沒有子女,開始成為夫妻衡量自己的婚姻質量的重要標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夫妻之間尋求那些更能夠使雙方快樂的性行為方式;性知識、性科學開始成為人們的急切的需求;幾乎…—切性方面的傳統觀念都被質疑。
90年代第二次革命:只要有愛就可有性 第二次革命否定了性對象的唯一性,認為自己有權把性奉獻給相愛的人,只要有愛就可共享性快樂。于是,婚前性行為漸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第一次與第二次革命的開放程度不同,但他們設置的前提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有愛作為基礎。
當今第三次性革命:性,愛情。婚姻分離 “原始社會是有了性才有了婚姻和愛情,傳統社會是愛情和性成為婚姻的附屬物,現代社會是愛情至上,有愛情才有婚姻和性。
但是現在出現情況是,性與愛情、婚姻是分離的。”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李木盾這樣說。
把性作為放縱對象的群體正在中國膨脹,散布在各大城市的不同角落,比如北京通州著名的KEY-CLUB:只要你想,就可以在這里和剛剛認識的人上床,幾個都可以。一位性放縱群體成員坦言: “我們都認為,身體的出軌不算什么,心靈的出軌才是真正的越軌。我們平時都是朋友,做這件事時都很尊重對方。我有時甚至覺得,這是我們表達友情的另一種方式。當我們那樣做的時候,真沒什么骯臟想法。” 本次性革命的特點是川門對性的觀念發生了徹底的改觀。表 現在女性身上,就是她們對于失身、處女膜不再注重。而性生活、性體驗不再是夫妻的專利,對性與愛情、性與婚姻,可以把它們看成是有關系,也可以視為沒關系;可以同與自己相愛和準備結婚但還沒有結婚的異性發生性行為,也可以同自己不愛也不準備結婚的異性發生性行為。
“性是人的基本權利,就像吃了一個饅頭肚子不飽,又接著再吃一個一樣,難道有什么不正常的嗎?”這是性革命者的基本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