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十七世紀版畫《搶掠薩賓女人》,畫面是一個男人正在搶一個女子,男女的體魄都極為健壯,肌肉非常發達,副標題是《男性美和女性美的理想》,令人費解。這里面的問題涉及文藝復興時代對人體美的理想所持的觀念。
文化史學者愛德華·博克斯這樣認為:“適當的美在文藝復興時代勝利了,而且極其輝煌,因為這時代是個革命的時代。自古代世界傾覆以來,這美再一次在這里慶祝它的最偉大的勝利。因為創造性的時代不僅僅是健康的,而且是徹頭徹尾健康的。男子如果有發達的特征能說明他具有旺盛的性機能,強壯而精力充沛,便被視為完美的,被視為美男子。女子的身體如果具備健壯的女性所必需的一切條件,就被稱作美人,首選是乳房豐滿。小世紀欣賞窄胯、苗條的女人;文藝復興時代與中世紀相反,看重寬胯、豐乳、肥臀的性感的女性。”(《歐洲風化史》文藝復興時代卷,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P 112—113)。
在這個創造力異常發達的時代,對男女人體美的首要標準是健康。版畫供古代搶婚風俗的描繪,實際上是追求文藝復興時代人體美的極致。版畫所畫的古代搶婚風俗,雖然極野蠻,但蘊含力與美,實質上是男女體力的較量和人體美的展示。
古代歐洲較長時期存在搶婚風俗。賴特策思施泰因在《古代歐洲的愛情與婚姻》中說:在古代的歐洲“可以肯定,首先平民沒有完全的connubium,即法律意義上的婚姻;其次,早期婚姻習俗以俘虜為妻”(奧托·基弗《古羅馬風化史》,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2)。
在文明的中國古代,同樣存在搶婚風俗,《周易》一書,實際上可作為真實的上古史料查考。 《周易》的屯卦: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候。
六二:屯如迪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 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禾』。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一一這卦紀錄的便是“匪寇,求婚媾”的全過程:
出發去搶婚,徘徊, 占問安居有利,利于建候。
遲回難行進,騎著馬回旋。不是來搶劫,是來婚有媾。占問,這女子堅貞不嫁,十年后才嫁人。
遇見野鹿,追逐鹿沒有虞人幫助,野鹿只是跑入林中。君子見幾,不如放棄,去追捕不利。
騎馬回旋,求婚媾,去是吉的,沒什么不好。
儲存膏油, 占問小事吉, 占問大事兇。
騎著馬回旋。被搶的女子哭得血淚交流。
一一這次搶婚,女方弱于男方,不得不屈服,結局是女子“泣-血漣如”。
但《周易》的另一個卦垢卦,情況便大不一樣子。垢,意思便是媾,引申為逅。這卦記的是社會進入較“文明”的階段,一個有權勢的男人假斯文地去求婚,實質上仍是強迫性質的搶婚,但搶婚遭到激烈的抗拒:
初六:系于金扼,貞吉。有攸往,贏豕孚蹄躅。
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
幾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九四:包無魚,起兇。
九五: 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滅。
上九:垢,其角,吝,無咎。
依我的考證和理解,這卦的爻辭所講的便是一個有權勢的男子求親被一個非常健壯的女子所拒的風趣故事:
興沖沖地將絲系在紡車轉輪的銅把子上,前去求親,據說,將絲系于金坭,就可以使女子歸依于男人, 占問,很吉利。到女方那邊去,見到的情景是:那個壯女,她一定有野男人在相戀,她思念他,春心騷動,瞧這個騷婦的騷樣兒,簡直象發情的母豬不安地躁動。
廚房里有魚呢,看來沒什么大麻煩。一一別想得太美,這些魚是招待你們這些客人嗎?
唉喲!屁股被什么硬家伙打得臀無完膚,連走路都艱難,太厲害了!還好,沒大危險。
廚房里的魚怎么不見了?爭吵起來,越吵越兇。
事情總可以商量么。把杞柳條包上瓜送上去,這瓜多光鮮。沒想到,杞柳條包不住,瓜從空中掉落下來。
遇上壯女,發生沖突,這沖突能不激烈嗎?真倒霉!還真好,沒大損害。
一一卜士聽了這男人的叫人哭笑不得的敘述后說: “女壯,勿用取女。 ”這女子即使很漂亮可是太野蠻了,別娶她吧。
這卦中的“壯女”,后來的中國文化的傳統觀念難以接受,因為太健壯了。但依文藝復興時代人體美的理想標準,這位壯女是世間最健美的美女。這是中國古代的朱諾和維納斯。
微妙的是,搶婚似是以暴力強迫另一方屈服,但有時候是真戲假做,假戲真做,女子為反抗她所不滿意的婚姻(搶婚中的女子不一定全是未婚處女,好多是已婚婦女),故意叫她暗中約定的情人來搶婚,看似廝打得很激烈,實際上很甜蜜。對這問題的深入考索, 可以解上古史隱藏的引人入勝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