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學家霍金指出:在特定條件下,單線性的時空會發生扭曲,甚至交錯。其實只要態度不像科學家那么嚴謹,你就會發現,這樣的時空交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不是嗎?去過越南、朝鮮等國家旅游的中國人經常會發現,腦海中已漸漸塵封的記憶又還原為了生活本身;而就像這些國家以中國為楷模一樣,我們同樣在發展之路上循著其他國家的足跡飛速奔馳。
麥克盧漢提出了“地球村”的理論,假如地球真的是一個小村落,那也應當是一個小山村,各戶散居,高低錯落;有地主也有佃戶,有人吃干也有人喝稀。沿著盤山公路從村東頭走到村西頭,有的人家剛起床耕作,有的莊戶已經日落而息。東邊日出西邊雨,幾家歡喜幾家愁。
假如我們不再隨著時間順流而下,而是在隨意某個時刻抽刀斷水,趁著村里人發愣那一瞬間,跑到各家各戶去翻人家家底兒,應該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1993和1994兩年間,Peter Mentuerul和他的團隊基于這個“幻想”做了一個大膽的實驗。他們在聯合國專門性的資料收集部門和世界銀行的協助下,根據居住地(都市、農村、郊外)、住房的種類、家庭的規模、年收入、職業、宗教等條件,從聯合國的183個加盟國中選擇了30個國家,在這些國家中選取了一部分中等家庭,作為反映出世界橫斷面的一種資料。選擇好家庭之后,攝影師就進入這些家庭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一個星期之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到了多達66項的數據資料。
這個實驗通過照片和統計資料,同時捕捉到了以下兩點: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人類所共通的人性,以及將富裕社會和貧窮社會相隔離開來的物質與環境方面的落差。這個實驗毫無疑問地,也會作為一項無與倫比的攝影藝術杰作存留在歷史上。
現在是公元2004年,這個實驗過去已經十年。對人來說,十年時間不算很短。站在2004年的肩頭,俯瞰1993年的記憶,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