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是歐洲大陸一抹藍,就好像空心藍、光電藍、景泰藍……我愛這抹琢磨不定的藍,如果要給這份愛加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蘇菲·瑪索
如果天使可以誘惑人犯罪,如果魔鬼可以露出純潔的微笑,那她的名字就是: 蘇菲·瑪索(SophieMarceau)。這個有著四分之一亞洲血統的法國女人,棕黑色頭發,碧綠的眼睛,面龐平靜時猶如一汪清澈的湖水,但在清澈背后又流露出一縷嫵媚妖嬈,在她出演《勇敢的心》一片中來自法國的王后時,她問導演為什么選中她,導演給了她兩個理由:一,因為你是法國人,二,因為你是漂亮女人。其實早在這之前,蘇菲就儼然是全世界男人心目中法國女人的代表,盡管她不符合碧姬時代對法國女人的審美要求,稍顯纖弱和清秀,但法國美女漸漸告別紅唇烈焰似醒目的標準,轉而使更加隱忍、浪漫又美麗的蘇菲·瑪索、朱麗亞·比諾什們成為新一代法國漂亮女人的代表。
想了解蘇菲·瑪索,就要看完她所有的電影,推薦《芳芳》、《心火》、《忠貞》……當然也別忘了看她自己寫的自傳《說謊的女人》。呂克·貝松(LuC Besson)和讓·雷諾(Jean Reno)
說起法國電影,呂克·貝松或者和讓·雷諾是不能不提的。是他們使全世界其他人對法國電影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原來法國人也可以拍好娛樂片,而且拍得恰倒好處,在媚俗與惡俗之間,非常聰明地掌握好了尺寸,并且把好萊塢無情地比將下去,因為不管是論制作成本、故事情節、煽情度,呂克·貝松都使那些“美國佬”刮目相看。
說到呂克·貝松,他自《綠芥刑警》后,幾乎未導演什么新片,多是擔任編劇或監制一職。是的,這是一個電影全才,曾宣言一生只導演10部影片(目前已完成了9部)。他導演的《碧海情》講述了自己的潛水情節和有關人與大海的動人故事,他任編劇的《瘋狂的士》三部曲叫好又叫座,他的好搭檔讓·雷諾在他的調教和指引下,成為影壇重要人物,更是萬千少女心目中的“鐵漢”。他大概就是法國的張藝謀,把法國片拍出了商業味,或者是商業片有了法國味。
推薦影片:《殺手里昂》、《碧海情》、《圣女貞德》(前兩部均為呂克·貝松或者和讓·雷諾合作影片)
香榭里舍
《香榭里舍》是一本雜志,“香榭里舍”是一款女士香水,但這舉世矚目的四個字,還代表著一條充滿法國味的大街,一條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街道”。
“香榭里舍”取自希臘神話,意為:神話中的仙景,香榭里舍大街東段,綠樹掩映,郁郁蔥蔥;香榭里舍大街的西段,原是貴族住宅區,如今已成為富翁的聚集地。
今年的香榭里舍大街,充滿了中國風情,1月份配合“巴黎北京文化周”舉行了中國新年游行,今年的巴黎,被紅色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