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三匯鎮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堅持“三大產業”
一起抓、“三化進程”一起推、“三個文明”一起建的發展思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010年將建成5平方公里城鎮面積、5萬城鎮人口的重慶市經濟百強鎮,合川特色小城市,繪就出一幅“三匯小康圖”。
三匯鎮始建于乾隆五十四年(1878年),200多年來一直保留鎮(鄉)建制,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歷為邊城名鎮。三匯鎮位于重慶市北部、合川東側、華鎣山南麓,距渝中區85公里,合川市城區60公里,與四川省華鎣市接壤,同渝北區、北碚區連界,地理位置特殊,是連接川北與重慶地區的重要通道,其政治、文化、經貿直接聚集輻射周邊的小沔、清平、溪口、慶華等鎮,工業基礎雄厚,商業貿易活躍,市場繁榮,是合川東部最重要的工業基礎。
三匯鎮幅員面積88.48平方公里,總人口53 756人,城鎮人口24 607人,城鎮化率46%,場鎮建成區已達2.9平方公里,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3.8億元,財稅收入3 469萬元。
鎮內礦產資源豐富。煤炭儲量達2.1億噸,有硫鐵礦、黃鐵礦、白云石等10多種礦產。另外,國內乃至東南亞罕見的稀有黑龜紋石近期在三匯場鎮附近被發現。三匯工業以建材和能源為支柱產業。境內有天府一、三礦,重煤五、十處等國營企業35個,西南最大水泥民營企業之一,重慶市富豐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的總部和主要生產線都在三匯境內。這些工業企業使三匯鎮年產水泥180萬噸,煤炭150萬噸,工業總產值突破5億元。
商貿流通活躍。鎮內現有集鎮貿易市場2個,交易面積11 000平方米; 有各類商業網點700個,營業面積36 620平方米; 有2 486名從業人員從事服裝、餐飲、副食等服務行業。2003年第三產業國內生產總值達12 000萬元。
交通、通訊便捷。襄渝鐵路縱貫境內,并設有三匯壩、長勝溝兩個客貨站。國、省道儀北公路、匯沔公路橫穿全境,45公里鄉級公路連接各村社,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三匯電信支局輻射周邊10多個鎮,程控電話裝機容量6萬門,現已開通2萬多門。中國移動、聯通均在三匯設有地面接收站,網絡覆蓋區域達95%以上; 閉路電視、寬帶網和163網絡遍布全鎮。
水電氣配備齊全。現有11萬伏和3.5萬伏變電站各一座,擬建的240萬千瓦的雙槐火電廠與三匯毗鄰,6萬千瓦的坑口電站已將進入施工階段。天然氣引入工程已達成意向性協議,即將進入實施。現有日產4 000噸水廠一座,自來水廠欲引資改造,到時供水能力將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