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營養學家一再呼吁人們要重視吃早餐,但不吃早餐或敷衍任務式的草草填一點東西就完事的做法在上班族中很普遍。大家似乎有著各種各樣的不食早餐的理由,其中最普遍最常被人們掛在口頭上的理由是:早上要做的事太多,趕著去上班,實在顧不上吃早飯;早飯不吃,靚妹子能保持苗條身材……然而,長期不吃早餐,卻正在危害著上班族的健康。
不食早餐更容易導致肥胖,還易形成膽石癥。人們一般是在頭天晚上7點鐘左右進食,午夜一般不再吃夜宵,到第二天早上六七點鐘該用餐時,兩餐間隔已經超過了十多個小時。專家們研究發現,人們攝入的含有糖類、脂肪和蛋白類混合的食物,在胃腸內排空只需4~5個小時,如果早餐不進食,長時間的空腹將使饑餓感增強。因為上班族年富力強,為此極易造成中午胃口大開,飯量大增。一般人認為,中午飯吃得多一點沒關系,但胃腸的消化,吸收能力卻是有限的,吞咽進胃腸的食物營養雖被機體吸收了,但機體又不可能將其全部消耗掉,于是出現了營養入超現象。過剩的熱量就會形成脂肪儲存在體內,誘發肥胖。在日本,相撲運動員為了有超胖體型,采取的就是不吃早餐的辦法,訓練至中午時分再飽餐一頓,然后就不再運動而是靜止休息或睡覺,就這樣使身體迅速發胖。
不進早餐,中午進食太多不僅會引起“發?!保€容易導致膽石癥。一般來講,上午工作任務重、勞動強度大,消耗能量較多,但因未吃早餐,胃腸處于饑餓狀態,因而易出現精力不足、體力不支、工作效率不高的現象。由于未進早餐,空腹時間已持續了十多個小時,在這期間,人體內僅靠肝臟釋放的糖原分解來維持血糖濃度。體內各種臟器的生理活動、細胞的新陳代謝、工作時體力和能力的消耗,所需的能量處于入不敷出的虧損狀態,長此以往將損害臟器功能。最常見的情況是,每天上午十時左右,就會出現低血糖休克狀態。同時,因為機體空腹時間過久,膽汁酸分泌過少,膽固醇的含量相對增高,形成了高膽固醇膽汁。日久天長膽汁中的膽固醇達到飽和,在膽囊里形成結晶沉積下來,生成膽結石。
上班族不食早餐已形成習慣,呼吁之改正已十分困難,最好的補救辦法就是常吃零食,亦稱“放牧式”飲食。吃零食不僅簡便、易行,也對上班族的身體健康十分有益。其好處有如下幾點:
第一,“放牧式”飲食可以大大促進胃腸蠕動。上班族中一部分人是坐辦公室者,因為活動量少,加上進食間隔時間太大,因而腸胃蠕動功能大大減弱。將早餐進食改為“零敲碎打”的零食型的放牧式,可大大促進胃腸蠕動,避免因進食間隔時間長而出現的過饑過飽這種“旱澇不均”現象,減少了可能造成的胃、腸負擔過重,從而保證了血流的暢通,讓血液中的血糖、血脂乃至所有的營養成分保持在一個均衡狀態。
第二,吃零食保證了飲食品種的多樣化。合理的膳食營養有一條重要原則即品種多樣化。零食,顧名思義,品種零碎、多樣。食品品類的多樣,既保證了營養成分攝入的多樣化,又彌補了一些人常有的偏食、挑食造成的營養成分的不足。
第三,豐富了味覺,促進了食欲?!胺拍潦健憋嬍沉晳T,大大擴大了選擇食品的范圍和進食方法,諸如過去以進食熟食為主,現在則有許多保持食品原味的“生吃”法。這不僅有利于改變口味、促進食欲和消化,也有利于在這種“放牧式”飲食方法中,使人體攝取到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
第四,增加了食品種類,有利于促進膳食營養平衡??茖W的膳食營養又一重要原則是營養平衡。人體約需要50多種營養素,它們分別屬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六大類。若不進早餐,只是一日二餐模式進食,絕大多數主要以葷、素熟食為主,做法復雜,不少人不是準備得過分豐盛(如節假日),就是湊湊合合,這種進食方式,不但豐欠不均,而且往往品種稀少,難以達到營養平衡。“放牧式”進食法,送入口中的食物選擇起來很隨意,加上目前市場供應繁榮,所以既可以選擇新鮮的果蔬,又可以購買加工的肉制品、豆制品、奶制品等,還可以選購干果、粗糧、細糧乃至各式各樣的傳統小吃以及新近推出的時髦食品。在“如意”加“隨意”的挑選食品過程中,便可獲得粗糧與細糧,葷食與素食的搭配,也進一步取得了堿性食品與酸性食品的平衡。
第五,防止了“富貴病”,提高身體素質。眾所周知,“肥胖”是百病之源。我國肥胖型人群中,70%以上是營養性肥胖,也就是攝入了過多的熱量,出現了營養“入超”,從而產生脂肪堆積,俗稱“富貴病”。而“放牧式”進食法,是想吃就吃,無固定的進食時間和模式,既不會出現饑腸轆轆,也不會因“豐盛的晚餐”而暴食暴飲,從而使攝入的營養被較好的吸收,避免了脂肪的積貯,也極有效地預防了營養性肥胖癥的發生。
既然吃零食有如此多的好處,因此應提倡和鼓勵上班族實施“放牧式”飲食法。這不僅有利于改善上班族的健康水平,也利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