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國主要城市平均地價水平繼續保持穩中有升態勢,平均地價略高于2002年。 據 國土資源報報道,這是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開展的國內重點地區和主要城市2003年動態監 測報告中的結論。另據預測,2004年中國主要城市地價仍將保持上升勢頭,但變化趨勢平穩 。
2003年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總體水平為1166元/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92元/平方米。其 中,商業地價水平值為1919元/平方米,住宅地價水平值為1103元/平方米,工業地價水平 值為494元/平方米。從區域來看,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地價明顯高于一般城市地價,長 江三角洲平均地價高于珠江三角洲平均地價。
2003年全國商業地價平均增長率為6.92%,比2002年高1.84個百分點,住宅地價平均增 長率為5.17%,比2002年低0.42個百分點,工業地價平均增長率為2.56%,比2002年高0.82 個百分點。從區域上看,經濟較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價上漲幅度稍大,均高于全國平均 水平,而珠江三角洲地區地價上漲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2003年各類型用地價格增長幅度差異較大,中西部地區城市地價增長高于東部沿海城市 。商業用地價格增長率較大的城市為天津、西寧、銀川、南昌、成都、貴陽等中西部地區城 市。其地價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這些城市過去地價水平偏低,2003年宏觀經濟 環境的改善,使地價提高較快;二是近年來實行招標、拍賣、掛牌供地方式后地價得以充分 體現。而福州、海口、深圳、昆明、太原、呼和浩特、蘭州、石家莊、濟南、哈爾濱等城市 的商業地價增長率均低于2%。
與此相應的是,2003年大多數經濟發達城市地價水平逐漸趨于平穩,地價變化漲幅不大 。表現最明顯的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北京市各類地價增長率均在3%左右, 上海市各類地價增長率為5%左右,且均大大低于2002年的增長率。廣州市的住宅地價、深 圳市的商業地價還出現負增長。這些城市地價水平逐漸趨于平穩,表現出土地市場及價格形 成機制趨于成熟。
有關人士預測,2004年宏觀經濟形勢持續向好,GDP預計增長7%,城鎮化速度將進一步 加快,城市社會經濟環境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房地產投資與需求將會有新的增長,對土地 的需求也將持續增加。在土地供應方面,土地調控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 將會受到嚴格控制,建設占用農用地的指標壓縮,這種供求矛盾客觀上會帶動土地價格的上 漲。
但是,從1999年~2003年地價監測的情況來看,中國主要城市的土地市場正逐步走向成 熟理性,地價在逐年增長的趨勢下已逐漸趨于平穩,呈現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特征 。2003年地價漲幅較大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平均地價上漲幅度只有7.43%,基本符合當地經濟 發展水平和房地產市場的需求。部分高地價的城市如北京、廣州、深圳等也開始理性回落。 這都預示2004年地價增長幅度不會過大,會保持在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
從監測結果看,全國省會城市、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的平均地價最高的是北京,最低的 是烏魯木齊。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天津、廣州、重慶、深 圳、貴陽等。
此外,長江三角洲的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對區域的城市地價帶動作用明顯,長江 三角洲平均地價高于珠江三角洲平均地價。長江三角洲2003年不同用途平均地價分別為,商 業用地2184元/平方米,住宅用地1373元/平方米,工業用地510元/平方米;珠江三角洲2 003年不同用途平均地價分別為,商業用地2133元/平方米,住宅用地1034元/平方米,工 業用地430元/平方米。